近日,住建部公布《2018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與2017年相比,我國城區人口超500萬的特大城市由13個擴大到了15個,西安和青島躋身特大城市行列。
城區常住人口是判斷一個城市真實規模的關鍵指標。根據2014年11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以城區常住人口的數量來劃分城市規模。具體為: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大城市,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
《統計年鑒》顯示,全國有6個城市的城區總人口超過1000萬,分別是上海、北京、重慶、廣州、深圳和天津,包括了4個直轄市和兩個副省級城市;15個城市的城區總人口超過500萬,其中包括青島;29個城市的城區總人口超過300萬。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住建部的統計口徑是“城區總人口”(統計方式:城區本地戶籍,全年經常在家居住或在家居住6個月以上),不是戶籍人口,也不是市域人口,城區常住人口是判斷一個城市真實規模的關鍵指標。國內不乏千萬級人口規模的城市,例如湖南長沙、河北石家莊、山東臨沂,雖然人口規模達到千萬,因為城區人口規模不足,所以都不是特大城市。
“特大城市”殊榮的背后
按照上述口徑,《統計年鑒》顯示,2018年青島城區總人口達512.7萬。
此前的一大背景是,山東以中小城市為主,城鎮化率較低,中心城市的引領作用不明顯。這種城市發展格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山東人口的增長和近年來的轉型升級。因此,做大做強城市平臺就十分關鍵?!渡綎|省人口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濟南、青島兩市城區常住人口規模均達到500萬人以上,邁入特大城市行列。
按照這個數據,青島已經提前兩年實現了目標,濟南2018年城區人口也達到了415萬人,正在向特大城市邁進。
事實上,在全國不僅僅是濟南、青島規劃要在2020年邁入特大城市,長沙、哈爾濱、廈門、合肥,南昌等,都規劃了2020年邁入特大城市的目標。蘇州定下的是2030年邁入特大城市。
與GDP類似,人口并不能代表經濟發展的全部,但卻是衡量一座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城市的中心城區人口規模越大,意味著這座城市集聚資源要素和輻射周邊的能力越強。
成為特大城市之后,青島能夠享受到什么好處?
主要有三方面:第一,享受國家政策扶持,例如,新政策要求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全面取消落戶限制,這些城市變成“人口池”;第二,重大項目審批傾斜,例如,城區人口300萬是一個城市修地鐵的關鍵指標之一;第三,重大招商項目引資,例如,富士康落戶鄭州,除了地理位置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人口資源多。
顯而易見,“特大城市”并不僅是一個榮譽稱號,關鍵是可以按照特大城市的規模標準來配建交通、醫院、學校等公共基礎設施,土地指標、城市建設、民生工程領域等配套標準,也可以按照特大城市的定位來規劃。
現在,特大城市是很多新一線、強二線城市的標配。成為特大城市后,就具有較強的城市規模效應。特別是進入2019年,各地搶人大戰升級,全國跑步進入都市圈時代,一個重要的趨勢變化正慢慢顯現,衡量中國城市大小,以及決定城市影響力和輻射能力的,并不是取決于全域人口的多少,而主要取決于中心城區人口聚集規模的大小。
青島人口增量的晉級之路
2018年12月,西安迎來2018年度第75萬名新西安人,這意味著自2017年3月1日西安戶籍新政實施以來,新增人口突破100萬。那么青島的百萬級人口增量從何而來?
改革開放40年,青島市歷經四輪大的區劃調整。
1978年11月,煙臺地區的即墨縣、昌濰地區的膠南縣和膠縣劃歸青島。
1983年10月,濰坊所屬的平度和煙臺所屬的萊西劃歸青島。
經過這兩輪調整,青島市的戶籍人口從585.33萬人(1978年)增長到626.72萬人(1985年)。同時,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大青島格局初步形成,全市區劃由此分為市南、市北、四方、滄口、黃島五區及嶗山、即墨、膠縣、膠南、萊西、平度六縣,全市總面積達到10654.1平方公里。
2012年12月,青島撤銷市北區、四方區,設立新的市北區;撤銷黃島區、膠南市,設立新的黃島區,2012年末,青島戶籍人口達到769.56萬人。
2017年10月,即墨撤市設區,自此,青島市行政區劃由6區4市變為7區3市。2017年末,青島戶籍人口達到803.3萬人。
在城市人口規模不斷晉級的背景下,青島的人口規模也遇到了發展瓶頸。據2019年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年末青島全市常住總人口949.98萬人,增長1.12%。其中,市區常住人口645.20萬人(統計方式:全年經常在家居住或在家居住6個月以上,包括流動人口在所在的城市居?。?,增長1.5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4.12%,比上年提高0.45個百分點。對比2018年的公報,2018年年末全市常住總人口939.48萬人,增長1.1%。其中,市區常住人口635.25萬人,增長1.6%。這意味著青島的人口增長速度在趨緩。
對標國內其他城市,人口增長速度也是偏慢。以2018年常住人口增量為例,深圳49.83萬,廣州40.6萬,西安38.7萬,杭州33.83萬。而在2018年,全國各城市爭相出臺放寬人口落戶限制相關政策,青島的人口增長僅為10.33萬。
青島人口增長慢了,這一點青島早已經意識到。2018年4月,青島出臺人才落戶新政,首次提出45歲以下的本科生可以“先落戶后就業”。2019年6月,這一落戶門檻放寬到40歲以下的??粕?。今年3月17日,青島再次放寬落戶限制,在青高校在校大學生、國內外高校??萍耙陨袭厴I學年在校大學生可申請在青落戶。大學生在青落戶后,可享受本市購房政策,符合條件的可申請人才公寓。通過落戶門檻一次又一次的降低,青島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從2017年到2019年青島城區實現百萬級人口增量,只有兩個途徑:一是搶人大戰等政策吸引更多的凈流入人口,二是通過行政區劃調整做大增量。從2017年起,青島就在密切推進膠州撤市劃區。2018年7月頒布的《山東沿海城鎮帶規劃(2018-2035年)》提出,要優化行政層級和行政區劃設置,適時推進膠州撤市設區。未來如果膠州順利設區,青島城區面積、城區人口將大幅增加,這意味這一區劃調整將在青島城市空間戰略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引領城市群、區域的發展
特大城市帶給青島的將不僅是名稱上的變化,成為特大城市,對青島來說是個全新定位,意味著青島的空間擴大了、人口增長了、面臨的機遇更多了,也意味著青島的城市能級將再進一步。
早在2018年,國務院就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提出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新模式。而成都、鄭州、合肥、長沙等城市的發展,更加印證了這種以中心城市帶動區域發展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反觀山東,省會城市濟南,似乎從來都不是山東的經濟重心;而青島,雖然成功躋身“萬億俱樂部”城市行列,可若是從《全國城市GDP百強榜》上看,這座全國第三經濟大省的頭號經濟強市,近年來未能擠進前十名。山東一直缺少一個強有力的超級城市來扮演領頭羊的角色。
2016年年底,一則“11城入圍國家中心城市”的消息,拉開了青島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的序幕。2018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兩區一圈一帶”提升行動,加快實施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支持青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調研期間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親自布局黃河流域發展,明確提出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而青島恰恰是沿黃流域最為重要的“入海口”之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的形成,又讓青島在國家戰略格局中“深度嵌入”。
山東需要一座核心城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也需要一座龍頭城市,來引領發展,實現騰飛。作為山東唯一一座晉級特大城市的青島,更需要勇于承擔發展的重擔,引領城市群、區域的發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