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 “雙招雙引”攻勢推進情況質詢會議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舉行,這是我市針對15個攻勢推進情況所開展的第三場質詢。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吳學新,市商務局局長趙士玉,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孫杰代表攻勢承辦單位應詢。包括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市民代表、企業家代表、商協會代表在內的13位質詢人依次提問,4位應詢人分別進行了回答。
如何做到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雙向促進
市人大代表、財經委員會委員、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孔令華:針對15個攻勢,市委明確要求要不斷增強攻勢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同性。在“雙招雙引”工作中,我們是如何加強協同性,做到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雙向促進的?
薛慶國:15個攻勢之所以稱為“攻勢”而非“項目”,是由于每個攻勢都涉及若干個部門,沒有一個是單打獨斗可以完成的,需要整體性、系統性和協同性的推進。特別是招商和引才,就像一對孿生兄弟,相互依托,相互促進。
首先,招商和引才是一體化的。項目、資金、人才和生產環境等幾個要素缺一不可,只有處理好相互關系,才有談成項目、把人留?。黄浯?,我們也考慮到“招商”和“引才”的相互促進需要有政策的依托。只有引進一位人才才能帶動一個團隊,進而拉動一個產業;再次,要發揮大項目聚集人才和吸引人才的作用,大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比如新基建產業,需要有數學、微電子、系統工程等多領域專家參與,跨界合作才能形成大生態環境。這也正是青島不像深圳那樣能留住高端人才的原因,現在青島的確需要更多能夠吸附大量人才的大項目。
如何利用頂格協調機制推動項目落地
市政協委員、青島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李廣民:招商難,項目落地更難。我市主要領導要求運用頂格協調機制解決這一問題,請舉例說明,在2019年的招商引資中,是如何利用頂格協調機制推動項目落地的?
趙士玉:自去年年初,我市各級領導便廣泛地開始接觸相關企業,據統計,僅去年一年,市級領導接觸的企業人數達到2678位,書記、市長外出接觸的企業超過160家,其中促成項目落地115個。可以說,這種“頂格協調”對外可以樹立信心(對投資者而言,頂格推進、頂格接待可推進投資信心),對內則可以提高辦事效率。正是這種“頂格推進”,使招商項目加快落地,去年我市5億元以上的項目當年注冊率達到近60%。這此過程當中,并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推進才叫“頂格協調”,市級領導、區級領導、鄉鎮領導的推動同樣重要。
從具體的例子上講,去年在跨國公司領導人峰會上,我市主要領導接待了日本住友商事株式會社社長中村先生,希望中村先生對青島的投資環境提出建議,并邀請他來投資。在此之后,相關部門加強了項目追蹤,在今年疫情期間,住友決定在青島投資2億美金的大項目。我認為,這種“頂格協調”在去年招商過程當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也是助力去年出色完成招商引資任務的重要工作方式和思維方式。下一步,我們要繼續做好“頂格協調”的接觸推動工作,以及后續的督導落實工作。
針對高端制造業的招引有哪些重要措施?
即墨區人大代表、青島琴島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于為貴:2019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要著力推動高端制造業等產業發展。當前,我市招引的項目中,高端制造業項目數量少、占比小是一個突出問題。下一步針對高端制造業的招引有哪些重要措施?
孫杰:第一,做到高端項目的推進頂格化。去年全市16條重點產業鏈招商中,實際上有9條是制造業產業鏈,在頂格推進下,去年有包括金能科技新材料、富士康半導體等諸多大項目紛紛落地。針對9條制造業產業鏈,我們結合新舊動能轉換專班,還成立了由市領導掛帥的產業專班,將項目引進和建設進行整體謀劃、整體推進。
第二,做到空間上的產業集群化。透過疫情我們發現,擁有全產業鏈的產業,其抵抗風險的能力很強。在全產業鏈方面青島也有一定優勢,比如城陽的軌道交通產業和平度的智能家電產業等等。如何發揮產業集群優勢?就需要以商招商,通過補鏈、強鏈,把整個制造業產業鏈做大做強,這是當務之急的一項工作。
第三,做到在政策上進一步精準化。針對制造業的招商政策要更加精細化,去年以來,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了一些具體的制造產業政策,涉及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機器人等領域,這些政策的力度在全國都較有競爭力。此外在工地指標、融資渠道等多個方面對高端制造業項目落地給予政策傾斜。結合以上舉措,我們爭取今年在制造業大項目招商引資方面能有更好進展。
薛慶國:省政府剛剛宣布,要在濟南、青島和煙臺布局國際招商產業園區,其中青島有三個片區,分別為數字科技與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區,位于西海岸新區,已匯聚了西門子、海爾等世界500強企業,未來五年集聚區內產業規模計劃突破500億元;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位于即墨區和萊西市,這里匯聚了一汽大眾、北汽新能源等行業領軍企業,力爭到2025年,產業規模達到1700億元;智能家電產業集聚區,位于平度市,將瞄準白色家電整機、智能控制終端、數據傳輸和處理模塊等3大產業方向,力爭到2025年,產業規模超過500億元。這些集聚區必須有世界500強企業來牽引發展,這也是一個我市促進重大項目落地的由頭和落地點。
市人大代表、青島清青創創客大街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乃月:產業發展轉型過程中,高端人才發揮著很重的引領作用,請問我市高端人才隊伍的現狀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在引進急需的高端人才方面還將采取哪些措施?
吳學新:關于我市高端人才引進現狀,無論數量還是質量上,在全省都是首屈一指的。各級別人才數量基本占到全省的1/3左右。近幾年我市引進的碩士和副高以上高層次人才基本穩定在每年1.5萬人左右,專業分布也基本涵蓋了我市的“956”產業,對支持全市高質量發展發揮了一定作用。
但我市高端人才的狀況與深圳相比,還存在明顯不足,而且在高端人才隊伍的結構上,與新興產業和新興領域不對等,比如在人工智能、生物制藥、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產業,領軍式人才明顯不足。之所以存在這種問題,有政策支持力度的原因,也有平臺支撐的原因,還有項目產業結構和創新創業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今年瞄準疫情之下的海外人才回流,以及產業結構布局調整所帶來的新機遇,以海外人才、產業人才和創業人才為重點,從政策支持、環境優化和協同推進上共同發力。
在自貿區內打造“中日韓消費區”
市民代表、嶗山區科創委行政管理科員董超:《在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對青島片區的功能定位上,明確提出要重點發展現代海洋、國際貿易、航運物流、現代金融、先進制造等5個產業。自青島片區掛牌以來,在招商引資的工作中,是如何貫徹體現這些產業定位的?
趙士玉:在國際貿易方面,除發展一般貿易外,我們還會重點發展跨境電商新業態,今年6月份計劃推出,全市首家O2O模式的跨境電商平臺,主要針對日韓國家。此外還在今年1月份面向全國推出原油的混兌業務;在現代金融方面,我們要與嶗山金家嶺金融綜合試驗區進行錯位發展,嶗山金家嶺主要發展金融產業,那么自貿區就要發力產業金融,要圍繞自貿區中的產業發展其金融業態;在航運物流方面,今年我們在一季度還開辟了四條國際航線。除鞏固航運物流的地位外,我們還要發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為傳統物流進行服務;在先進制造方面,主要以工業互聯網產業集聚區為主,來發展現代制造業。
薛慶國:我們還計劃今年五月份,在自貿區內打造“中日韓消費區”,每位市民每年有2.6萬元的免稅指標,其中單次可消費5000元。這意味著,青島市民可以就近買到與國外價格基本相同的產品。
市人大代表、青島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趙啟皓:通過前期調研,我們發現在青島各個區市產業鏈招商中存在競爭的無序性,以及產業集群發展重點不突出的現象。下一步我市在市級層面中,如何統籌抓好百億級乃至千億級項目的招商引資工作?
孫杰:近期市委市政府安排我們牽頭制定了一份有關重點功能區主導產業差異化發展的指導意見,針對百億級、千億級產業的發展,目前已有初步解決思路。我們預備建立一套機制:一是定位機制,即區市及功能區要搞好產業定位,不應錯位或越位,像即墨的汽車產業、平度的智能家電產業、藍谷的海洋產業等,都已經有明確的產業定位;二是選位機制,在明確定位后,選位便會受到一定限制,特別是百億、千億級項目只能劃分到相關產業所在定位的區市或功能區;三是換位機制,如果項目無法融入區市及功能區的產業發展,便借助流轉機制幫助項目及時轉移到其他適合的區市或功能區。
市政協委員、青島農村商業銀行行長、黨委副書記劉宗波:剛才薛市長報告里提到,我們的引進外資工作占比較大,請問下一步將如何做好日本、韓國、德國、以色列的外資引進工作?
趙士玉:目前在青島的外資引進中,港資占第一位,這主要與香港在國際金融中的地位和作用有關。下一步我們將在總額擴大中調整外資結構,揚長補短。一方面,加大香港外資引進,當前受疫情影響國外金融市場、資本市場基本按下暫停鍵,此時香港的國際資本“超級聯系人”作用會更加顯現。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補短:面向日韓,著重在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大領域發力;面向德國,主攻大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面向以色列,集中于高端技術的孵化和產業化。當然也不能丟掉美國、英國,我們希望加大努力,把利用外資的規模進一步擴大。
膠州市人大代表、青島三星精鍛齒輪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傅志剛:想請問2019年面向青年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我們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效果?今年有沒有新的措施和打算?
吳學新:去年我們圍繞青年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薦做了不少的工作,比如,放寬落戶限制,優化落戶程序,去年超1.8萬人通過網上申報系統秒批落戶青島;同時落實了青年人才一次性安家費、住房補貼等,截止今年第一季度已經真金白銀發出了4.96億。在這些政策的推動下,去年青島新引進和培養的??埔陨先瞬艛颠_17萬,駐青高校畢業生留青率達48.5%,同比提高8.6個百分點,今年駐青高校留青率目標是達到50%。
今年我們把吸引青年人才作為招才引智的重要目標,共規劃43項招才引智活動,并提出了10萬套人才住房建設和籌集的目標,以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到青島安居就業。
近年來,我們也加大了對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培訓力度和激勵獎勵力度,但目前青島高技能人才缺口還是較大。下一步,我們將加大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力度和高技能人才引進力度及支持力度,并保證相關支持政策落地和落實,搭建高技能人才和高端人才的合作平臺。目前市人社局正在推進中德智能制造工匠學院的建設,將對我市人才隊伍的培養培訓產生積極作用。
協會商會代表、青島多瑞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青島市湖南商會常務副會長陳李:剛才匯報工作中提到,我市要在部分商會成立“雙招雙引”的工作站和聯絡站,據了解,目前我市已經成立了230個“雙招雙引”的平臺,請問這些平臺都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請舉例說明。
趙士玉:我市成立的230個“雙招雙引”平臺在去年發揮了多個作用:首先,助推投資,去年青島借助230個平臺引進了2000多個項目,總投資7000多億;其次,補齊產業鏈,例如去年軌道交通平臺集聚了300多家企業,對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起到很大作用;再次,放大展會平臺作用,去年我們舉辦多場展會,并在會前、會中和會后與企業進行持續互通、互動,體現青島溫度,為后續投資合作打下基礎;最后,強化市場化招商,去年我們一共成立了170個市場化、社會化的招商中介機構,都發揮了非常好的作用。
此外,去年商協會還引進1200多個項目,目前我們正在設立數字商協會平臺,預計5月份可上線,在該平臺上不同商協會的會員可以相互交流,在思維碰撞過程中助力“雙招雙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