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WTI 5月原油即期合約收盤55.90 美元/桶,至-37.63美元/桶,為國際原油期貨史上首次收于負值,跌幅高達305.97%,盤中一度跌至-40.31美元/桶。
美國原油何以出現了-40美元/桶史詩級的低價?
我們認為除了新冠肺炎引起的全球需求銳減及世界主要產油國減產不及預期的原因外,更多的是由于美國原油期貨(WTI)的交易機制引起的。
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最具有市場代表性的原油期貨WTI期貨合約,其交割品種為西德克薩斯輕質中間基原油;與大多數商品期貨相似,WTI原油采用實物方式進行交割,即通過設施間泵送,將原油由賣方設施轉移至庫欣儲油庫,交割必須通過俄克拉荷馬州庫欣的管道或儲油設備的FOB價格進行,在商品交付到雙方設施連接點之前,賣方仍擁有商品所有權并承擔相關風險。
庫欣是內陸城市,原油只進不出,庫容很可能在3周內填滿,一旦填滿,WTI原油期貨合約進行實物交割將更加困難。原油出現如此低價,其根本原因在于庫容已滿,買了也沒有地方放。
國際投機資金在當前國際原油市場哀鴻遍野的宏觀環境下,利用WTI原油期貨的交易交割規則,在期貨市場利用資金優勢大舉賣出原油期貨合約,使其擁有的空頭持倉大大超過多方能夠承接實物的能力,從而使原油期貨的市場價格急劇下跌,迫使投機多頭以低價位賣出持有的合約認賠出局,或出于資金實力不能接貨而違約受罰。
4 月 21 日 WTI 05 合約面臨交割,WTI05期貨合約的交易者沒有空間儲存以應對交割,根據交易規則因為無法進行實物交割導致了“空逼多”行情的發生,為了避免被強制平倉,交易者大量賣出05合約,造成05合約踩踏式的暴跌。與此同時海外原油ETF在合約到期前進行集中展期操作也只能選擇平倉或者向后換月,而換月面臨升水損失,一些投資者便在最后交易日割肉砍倉,這種集中平倉行為更進一步加劇了下跌。近期油價暴跌之后,原油ETF規模出現顯著增加,集中展期對近月合約的壓制較明顯,這也是近遠月合約差大幅擴大的重要原因。
為何美國原油出現-40美元的低價,而國內上期所原油和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沒有出現這樣的情形呢?究其原因,國內的上海原油期貨SC合約,和美原油的交易規則、交易機制不盡相同。SC現貨倉單永續,倉儲費固定,拿著倉單,交倉儲費,多頭是可以拿得住相應的期貨頭寸的。Brent是現金交割,估值由Brent遠期現貨來支撐。而Brent的現貨主要是船貨,有船來提油就沒有罐容的問題。因此我國SC及倫敦Brent出現WTI“空逼多”問題的可能性較小。
如果美國原油生產企業近期未能加大減產力度或解決交割庫容不足的問題,WTI 06合約及其后續合約也難以避免價格大幅下挫,在面臨交割之時也很容易繼續出現逼倉行情。
總之原油跌成負值,有一定的技術性原因,并不會長期出現;同時也提醒投資者在當前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劇烈變化的當下,不論是資本市場還是商品市場,天上都很少有掉餡餅的時候,還是以多看少做為妙。
特約分析師 張成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