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 王墨然) 今日,記者從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了解到,自2月7日以來,青島公共資源交易服務系統助力復工增產,借助電子化交易服務系統全市完成政府采購交易項目357個,交易金額11.7億元。
3月27日,在參與青島市中心醫院信息類采購項目的投標人中,武漢思達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引起了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見證人員的注意。這是疫情防控期間青島市政府采購交易活動實現常態化后,首次出現武漢市的投標人。據介紹,借助全程電子化交易服務系統,自2月7日,青島市公共資源交易活動在省內率先恢復正常后,全市已完成政府采購交易項目357個,交易金額11.7億元。
此次青島市中心醫院信息類采購項目,預算金額為309萬元,共有9家投標人參與競爭,其中7家為上海、北京、蘇州、武漢等外地企業,外地企業參與率達到了78%,中標價為247.5萬元,資金節余率達到了20%。此外,通過遠程電子開標,還為投標企業節省了大量投標文件印刷、封裝、交通、食宿等額外交易成本。據測算,每年可為投標企業節約投標成本約6000余萬元。
據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負責人介紹,早在2018年7月份,全市力推“互聯網+公共資源交易”,實現了政府采購交易全方式、全流程電子化,助力投標人“零跑腿”。公開招標、競爭性談判、競爭性磋商和單一來源等所有采購方式均可通過互聯網實現遠程投標和不見面開標。投標人通過網上完成用戶注冊并辦理CA證書,網上無障礙免費下載采購文件,網上提交詢問和質疑,網上查看答疑和變更,網上遞交投標文件,網上參加開標會,網上查看評審結果,交易全過程實現了“零跑腿、零見面、零障礙、零費用”。
今年,青島市行政審批局將堅持慎終如始、改革創新,持續實施流程再造,深入優化電子交易流程,探索實現遠程評標,全力保障經濟社會復工增產需要,為各方交易主體提供更加公開公正、陽光高效的交易環境,為高效青島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做出更大的貢獻。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