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搞活一座城,關鍵要讓人才“活”起來

    2019年,25萬海內外英才匯聚青島。至此,青島已連續8年入選“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并獲評由智聯招聘聯合相關機構評比出的2019年度全國“最佳引才城市”。

    這些數字背后,匯聚成的是建設青島的磅礴力量。

    “‘來了就是青島人’,不僅表達了青島對人才的渴求,更要把每一位來青人才當成家人,幫助扶持他們在青島成就事業夢想。”青島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胡義瑛表示,“激發人才活力,幫助他們成就事業,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p>

    一流平臺匯聚一流人才,一流人才干成一流事業

    “注重人才價值的自我實現,讓人才與城市相互成全”,是青島招才聚才的初衷。

    究其根本,人才看重的是成就事業的平臺和創造創新的價值實現。為此,青島在為廣大人才搭建建功立業的平臺上下足了功夫。

    2019年,青島立足“搞活一座城”,在全市發起15個攻勢。接著,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相繼獲批,賦予了青島“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的國家責任,這為廣大人才提供了放飛理想的廣闊舞臺,去年有近7000名外籍人才來青工作或開展項目合作。

    與此同時,青島抓住建設上合示范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的歷史機遇,提出打造中日、中韓、中德、中以、中國與上合組織國家、央企“國際客廳”,推動全世界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在青島集聚,讓人才鏈、產業鏈、資金鏈、技術鏈在青島互動耦合,助推人才實現價值倍增。

    站在城市未來發展的戰略角度,用產業來聚集人才、讓人才帶動產業發展,是青島引人用人的思路與打法。

    針對產業結構層次低的問題,青島緊盯現代金融和智能制造等前沿技術產業,引進 “瞪羚”、“獨角獸”人才企業項目,完善以投資為驅動的“人才+項目+資本”招引機制。聚焦全市16條重點產業鏈,編制全市新舊動能轉換緊缺急需專業目錄和職業工種,引進中科院青島EDA中心、矽昌通信等高端人才企業,促進集成電路等產業鏈的快速形成。

    面對“新基建”這一新風口,青島早在去年6月,就提出抓住新興產業投資機遇,加快發展5G商用、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

    在今年1月公布的144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中,新型基礎設施項目數量達20個,總投資632億元。可以說,在“新基建”這輪競賽中,青島已經“起跑”。“新基建”的發力,將使青島的產業平臺勢力進一步增強,為各類人才施展抱負提供更好的干事創業平臺。

    搭建高層次、高質量的事業平臺,用一流平臺,助推一流人才干成一流事業,將是青島回報廣大人才選擇青島的最好禮物。

    大力破除人才制度束縛,解放和釋放人才活力

    “對人才能力和價值的認可,是對人才最大的尊重和激勵?!焙x瑛介紹,“2020年,青島將發起人才評價體制機制改革攻堅戰,把評價權還給市場主體,做到誰使用誰評價?!?/p>

    青島,是一座工業之城,制造之城。產業轉型升級,迫切要求打造與之相適應的技能人才隊伍。加強頂層制度供給,是解決技能人才供給不足,保障技能人才后繼有人的關鍵舉措。

    今年,青島將全面升級技能人才發展頂層制度,著力破解技能人才待遇無光、發展無望問題,持續打造工匠之城。一方面,將進一步暢通技能人才向上發展通道,率先指導企業探索開展特級技師、首席技師、技能專家、技能總監評聘,從制度上破除技能人才職業發展“天花板”。同時,積極推進收入分配改革,重點探索業績與薪酬掛鉤的路徑辦法,不斷提高技能人才經濟收入水平。

    “什么綁住人才手腳,我們就改革什么”。近些年,人才評價備受詬病,評價權與使用權分離,評價標準不科學,嚴重制約了人才活力的釋放。

    2020年,青島將大力推進人才評價權限下放。深入推進職稱評審改革,進一步擴大用人單位職稱自主評價范圍。

    聚焦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在去年海爾、海信、青啤、青島港試點基礎上,青島近日出臺了全面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的實施意見,面向符合條件的企業全面推行技能人才自主評價。 除了評價權限的下放,還將樹立“干什么考什么,突出能力,注重實績結果”的導向,引導廣大人才立足崗位,建功立業。此外,在激勵機制上,堅持“評聘統一”,對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人員,鼓勵企業落實工資福利待遇,讓人才得到實實在在的價值兌現。

    聚焦鄉村人才振興,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貢獻青島力量,在大力實施“雁歸興鄉”計劃的同時,高度重視農村實用技術人才的培養培訓,去年經過培訓2萬農民成長為農村實用技術人才,今年將繼續加大培養培訓力度。

    針對農村實用技術人才職業通道不暢問題,青島堅持問題導向,積極探索鄉村人才振興新路徑,今年不但將試點開展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還計劃舉辦首屆鄉土技藝大賽,采取以賽代評的方式,加快評價選拔一批鄉村振興的骨干人才,努力為鄉村人才振興貢獻青島智慧。

    關心人才,就是要關心人才關心的事情

    對人才,青島用真情譜寫服務篇章。去年,青島對高端人才的服務做了全新的優化升級,建立起高層次人才服務工作協調機制,組織公安、教育、衛生等16個職能部門,編制《青島市高層次人才服務指南》,建立高層次人才服務專員隊伍,累計辦理“青島市高層次人才服務綠卡”862張,促進出入境與居留、戶籍、交通出行、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等37個服務事項落地落細,辦理服務事項2200余項。

    今年,青島又在服務人才上放大招。從畢業生最關注的落戶手續的繁簡入手,將未就業的外地生源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先落戶后就業”政策,擴大到??飘厴I生,持續推進人才落戶政策,不斷擴大范圍,降低門檻。2019年,有近17萬以大學生為主體的青年人才和近6萬名技能型人才在青就業創業。

    今年3月,針對疫情情形,青島又將先落戶、后就業的政策范圍擴大到國內(境)外畢業學年??萍耙陨蠈W歷層次在校大學生,并升級“青島人社·學歷匯”,在校大學生可在線進行學籍確認,落戶資格審核實現“秒批”。自3月17日發布新政,3天時間已有300名大學生提交落戶申請。

    住房問題是影響青年人才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為了保障在青人才安居,青島從去年加大了解決人才群體尤其是青年人才住房問題的力度。2月25日,青島又出臺加強人才住房建設和管理實施意見,提出今年全市將建設和籌集不少于10萬套人才住房。租賃住房按照不高于同區域住房市場租金的60-80%確定;產權型人才住房銷售價格按照不高于銷售時點同區域商品住房售價的80%確定。

    把人才引進來,讓人才住下來并最終留下來,青島用行動呈現出渴求人才的赤誠。

    平臺、制度、服務,是青島引才聚才用才的“硬”功夫,而近距離感受青島,一年來的平臺之變、產業之變、政策之變、效率之變、態度之變,更能闡釋其“軟”環境正在悄然發生嬗變?!扒鄭u讓大家更美好,大家讓青島更精彩”正在一步一步變為現實。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薄克國 報道)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