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高考沒開始他倆已保送清北

    日前,2020年國際奧林匹克學科競賽國家集訓隊隊員信息公示結束,山東省共有12人入選,其中青島有兩人,均來自青島2中,他們分別是在全國數學、生物奧賽中獲得金牌的學生陳曉琨和綦熙,他們同時還獲得了北大和清華等名校的保送資格。記者采訪了解到,近年來保送生政策不斷收緊,今年僅剩四類學生可以保送。

    興趣與堅持終獲回報

    去年11月份,陳曉琨參加了全國數學奧賽,同其他120名選手一樣獲得了金牌,也獲得了進入國家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集訓隊資格,最終經過進一步篩選進入60人集訓大名單。究竟學奧賽還是主攻文化課,對高三學生來說都是一個難題,萬一奧賽失敗,學業也跟不上,升學就是個大問題。高中三年來,陳曉琨一直堅持奧賽和學科“兩手都要抓”。平日里,所有學科課程他都不放棄,如果趕上密集的集訓,他就會提前預習并找老師輔導,落下的課會找老師幫他補上。最重要的一點是,在高一開學前的暑假,確定選擇奧賽之路后,陳曉琨提前找到二中老師學習了語文、物理、化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為日后艱苦的奧賽贏得了寶貴時間。值得一提的是,在獲得奧賽金牌后,清華和北大的招生負責人,都找上門來了。北大開出任選專業的優惠,陳曉琨選擇了數學科學學院。

    據陳曉琨的媽媽薛女士介紹,他第一次接觸數學競賽是在小學六年級準備“小升初”時,一接觸到數學競賽就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家人給報了興趣班后就一直堅持學了下來。上了高中后,陳曉琨報了二中的數學MT,除了跟著教練員學習外,數學MT的首席導師孫云濤也給他提供了很多幫助。 “說起來,陳曉琨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績,主要是依靠這些老師辛勤的指引和付出,另外他一直保持對數學的興趣和堅持也很重要。 ”薛女士說。

    已學完大學生物課程

    綦熙是以全國第42名的好成績摘得金牌并入選國家集訓隊,晉級接下來的國際比賽。目前,他已接受清華大學邀請,成功簽約醫學院。 “從小對生命科學很感興趣,置身大自然環境感覺十分舒適。 ”說起自己接觸學科競賽的初衷,綦熙的想法很簡單。

    說起綦熙,指導教練郭京君提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沉穩 ”。郭京君表示,綦熙自學能力很強,極有耐心,小小年紀便能沉得下心苦攻實驗,取得好成績也多虧了他平日的苦功。綦熙的媽媽是青大的教師,從小注意培養綦熙的自主思考、獨立學習的習慣。遇到一些不懂的數學題,媽媽會鼓勵他先自己去思考,讓他通過查書或其他渠道自己尋找答案,并不是直接幫助他解題。值得一提的是綦熙此前已利用業余時間自學完成大學四年生物課程,并且在校高中課業總成績也不放松,位列年級前二十。

    高中的緊張學習中,他是怎樣兼顧競賽與學業成績的呢?綦熙表示,平時整理的筆記在生物競賽沖刺階段立了大功。課堂效率最為重要,上課集中精力聽講是提高效率的不二法門。復習遠比預習重要,抓穩復習就等于抓穩知識。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