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會客、線上審批、不見面招商、人才回引、保姆式服務……“雙招雙引”是加速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趕超發展的動力引擎。山東各地發揮優勢,主動創新思維模式、工作模式、服務模式,推動“雙招雙引”工作掀起新熱潮,實現新的更大突破。
線上招商,擴大發展“朋友圈”
近日,一場形式新穎的“雙招雙引”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濟南市萊蕪區舉行。儀式通過現場簽約和視頻簽約兩種方式,共簽約12個項目,總簽約額54.8億元。
此次集中簽約的12個項目,涵蓋生物醫藥、智能制造、新材料、現代農業等多個領域,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將有效助推萊蕪區新舊動能轉換。
萊蕪區“雙招雙引”視頻簽約儀式的成功舉行,既是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具體行動,也是萊蕪區委、區政府堅定不移抓“雙招雙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舉措。
目前,萊蕪區各行各業正在穩妥有序開工復業,各級各部門積極開展不見面招商、線上招商,改“面對面”交流為“屏對屏”溝通,不斷擴大萊蕪發展的“朋友圈”,為疫情過后的經濟社會發展積蓄充足后勁。
萊蕪區委副書記、區長秦蕾表示,萊蕪區將一如既往秉持“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理念,把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作為萊蕪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來抓,進一步深化“一次辦成”改革,為每個項目提供全方位、一對一、“店小二”式的服務,以“繡花功夫”做好項目落地“后半篇文章”,努力推動項目早落地、早建成、早達效,讓廣大客商、各類人才在萊蕪投資放心、發展安心、生活舒心。
搭建“網上會客廳” 雙招雙引“不斷檔”
“您好,非常開心與您再次見面!”連日來,像這樣的視頻洽談,頻頻通過青島西海岸新區政務網的“雙招雙引會客廳”得以實現,新區相關人員與遠在全國乃至全球各地的企業負責人“屏對屏”談需求、談合作、談細節。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青島西海岸新區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防擴散,一手抓項目建設穩投資,搭建“網上會客廳”,實現雙招雙引“不斷檔”。打開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政府門戶網站,記者看到網站首頁設有“投資促進”專欄,點擊進入頁面可以看到新區概況、產業鏈招商、投資流程、項目進度等欄目,還有招商政策、人才獎勵、產業扶持、雙招雙引會客廳等模塊。其中,點擊“雙招雙引會客廳”,即可通過預約入口或非預約入口進入視頻會客廳參與視頻洽談。
“網上會客廳”一改傳統的“面對面”交流,通過“屏對屏”建立起“為客商提供線上咨詢服務、招商專員線下主動聯系”的溝通機制,便于疫情期間推動項目的洽談推進與落地開工。招商單位24小時實時在線,積極開展網上洽談招商,確保了戰“疫”期間聯絡不中斷,項目不脫節,進程不斷檔。
據了解,雙招雙引“網上會客廳”自2月18日上線以來,青島西海岸新區與客商積極在網上“相會”,推進項目進程,已形成儲備項目10余個。
“在線問答”試水遠程項目評審
3月16日,煙臺市舉行的首場遠程項目入園評審順利完成,來自煙臺開發區人社局、經發科創局、財政金融局、業達經發集團、投融資機構等部門單位的5名專家評委來到煙臺留學人員創業園區業達智谷主會場,與12個項目負責人逐一視頻連線,通過項目方陳述、評委提問等環節,對項目的團隊實力、技術水平、市場前景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分。
評審中出現了有趣的一幕:現場大屏幕上出現了“二分屏”,一家企業的兩位答辯人,同時在線“分工”回答評審專家的方方面面提問,原來,二人分別身處國內和國外,“我是項目的運營負責人,有關市場和團隊的問題我來答;分屏畫面的另一位,是我們的首席科學家,他現在人在歐洲,有關這項技術在國外的狀況,他可以回答提問……”
這次遠程項目入園評審所采用的會議平板,具有遠程視頻會議、遠程資料同步等功能,不僅可以自動檢測網絡狀況,保障視頻通話流程進行,還可以通過資料同步功能讓答辯人提供的PPT、數據等電子資料即時同步展示給評審專家,實現“隔空答辯”。
對于新模式的評審,參與企業回應熱烈,“隔空答辯,不止為企業節省路費、給大家創造安全無虞的評審環境,更重要的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企業渴望早日入駐投產,贏得先機!”
打造“雙招雙引”強磁場 發展注入新動力
在3月19日舉行的濰坊市“雙招雙引”合作項目簽約活動上,山東德潤綠建集成房屋有限公司與山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禎濱簽約集成房屋電力系統優化項目,為企業高端產品研發提供技術支持。
據了解,作為全國重要的集成房屋生產基地,濰坊昌樂牢牢把握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全力做好招才引智工作。山東德潤綠建集成房屋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玉亮表示:“ 通過與張禎濱教授建立長期的產學研合作,能夠促進我們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對把握未來產品的市場定位,提高市場競爭力起到很大作用,尤其是在裝配式建筑能源轉換方面,能夠讓我們企業加速向行業領先地位邁進的步伐?!?/p>
在疫情防控新形勢下,昌樂縣創新做好“不見面招商”,千方百計搶項目、搶人才、搶機遇、搶時間,奮力推進項目洽談、簽約、落地。精準招商,牢牢把握“十強產業”招商主攻方向,立足重點產業和龍頭企業,圍繞昌樂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重點產業“建鏈 延鏈 補鏈 強鏈”,串點成鏈、連片成面。借助專業招商機構、各商、協會力量,實施以商招商、以企招商戰略。跟蹤服務,做好園區規劃,完善配套設施建設,提供一流營商環境,做到項目洽談、簽約、落地全程“陪跑”,確保打贏雙招雙引攻堅戰。截至目前,全縣共梳理洽談項目22個,總投資83億元,開工項目16個,總投資33億元。
招才引智助推企業復工復產
為激勵引導各類人才在抗擊疫情一線擔當作為,充分發揮人才工作在“防疫情、助復工、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濟寧市人社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創新服務方式,加大服務力度,持續助力疫情防控,助推企業復工復產。
濟寧結合復工復產企業需求情況,以“十大產業”企業、市級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入庫項目企業、市“510”企業為重點,開展全市企業緊缺急需人才需求調查。截至目前,申報企業數288家,需求人數6413人。打造“孔孟之鄉·文化濟寧——名校人才直通車”線上品牌,成為疫情期間全省首批面向高校開展大規模線上人才集中招聘活動的市。經篩選,356家單位參加線上招聘活動,活動期間,線上總瀏覽量30011人(次),投遞簡歷10027份,達成就業意向3224人。
在全市企事業單位啟動實施“人才回引計劃”,吸引一批在濟寧市外工作的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高素質專業人才,按照對等對口、就近就便、人崗相適原則,安排或推薦到濟寧市的用人單位,符合有關條件的,可享受財政最高20萬元購房補貼和最高15萬元的引才補貼。截至目前,已收到700余人的申請,有關部門正在緊張進行資格審核。
對引進重點產業緊缺人才和青年人才的單位,實行“不見面發放”人才津貼和引才補貼。通過網上提報信息、資格審核和公示等環節,已為758名人才撥付津貼補貼730余萬元。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