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 葛均艷)昨日,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位于西海岸新區的地鐵6號線富春江路站圍護結構第一根樁正式開鉆,青島首個裝配式地鐵車站開工,這也標志著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正式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各項進度領跑6號線全線·
富春江路站是地鐵6號線的第10座車站,車站位于江山南路與富春江路站交叉口,沿江山南路呈南北向布置。車站總長286.8米,其中現澆結構80米,裝配式結構206.8米,為地下兩層明挖島式結構。
截至目前,地鐵6號線富春江車站已完成裝配式圍擋施工843米,裝配式便道施工144米,鉆孔灌注樁9根,場地硬化3240平方米,裝配式水溝施工342米,各項進度成為全線的領跑者,為后續主體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青島地鐵6號線為貫徹落實最新綠色、環保、節能理念,針對性地制定專項標準制度,推廣裝配式圍擋、自動噴淋系統、預制便道、拼裝式板房、水處理系統等標準化施工工藝,實行樣板引路、抓實源頭管控,在每項工藝施工前對現場作業人員進行專項培訓交底,實操實訓,考核上崗,逐項驗收、齊頭并進。在抓好防疫工作的同時高標準、高起點組織落實復工生產工作。
·優勢明顯契合“四節一環?!薄?/strong>
預制裝配式建造技術是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與傳統現澆工法相比,預制裝配式建造技術具備加快建設速度、降低施工影響、減少人員投入等七大優點,更符合節地、節能、節材、節水、環境保護的“四節一環?!钡囊螅浞煮w現“以人為本”的理念。
據了解,相比傳統現澆工法,工期可節省4~6個月,不僅能有效地支持軌道交通工程的建設周期,還能將軌道交通工程施工對城市交通、周邊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同時,可減少施工用地和作業人員投入。施工現場高峰期每班作業工人能由原來的130~180人減少為15~20人。
此外,在提升施工質量的同時降低了施工風險。相比現澆工藝更容易保證結構質量,結構防水效果更優,可大幅減少后期運營維護期間的注漿堵漏費用。預制裝配式結構在現場基本為輔助構件拼裝就位,無大量的混凝土澆筑,無大量的模板腳手架施工,無大量的現場鋼筋焊接等明火作業,無需采用大面積保暖措施等,因此可規避傳統現澆施工大量的風險因素。
·引入裝配式技術是“剛需”·
值得注意的是,裝配式建造技術大大提升了施工現場的機械化程度,真正實現綠色建造的要求,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揚塵、減少環境污染、清潔運輸、節約土地、水、電、材料等資源和能源、整體降低碳排放等,其中,裝配式圍擋17387米、道路28123平方米、板房23113平方米、裝配式車站6座建筑面積46918平方米,預計可減少碳排放30%以上。
同時,預制裝配式車站采用單拱大跨結構型式,實現公共區上部空間的建筑美學呈現,提升站內環境和人員體驗。預制裝配式建造技術可將設計、加工等工序進行一體化整合,帶動軌道交通產業升級,提高就業水平,如在后續地鐵線路大范圍的應用,可提高軌道交通綜合效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