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孫雅琴
新高考方案的實施,需要學生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認識。3月20日,市教育局印發《關于開展職業啟蒙和體驗教育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2年,全市有條件的職業院校全部建成職業體驗基地,各學校要把職業啟蒙和體驗教育納入綜合實踐課程,統一組織小學和初中生赴職業院校開展職業啟蒙和體驗教育。小學3~6年級學生每學年要完成1種職業體驗活動,初中生每學年至少完成2種職業體驗活動。
意見提到,要推進學校層面全部覆蓋。職業啟蒙和體驗教育要面向全市小學生、初中生、高中學生展開,覆蓋各學段,納入課程體系,實現課程化、常態化、全覆蓋;推進社區層面充分融合,推動職業教育與社區教育融合發展,充分發揮各級社區教育機構的作用,會同職業院校共同開發各類職業課程,聘請專兼職教師,面向社區開展職業體驗和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有條件的職業院校要向社會開放各類職業體驗基地和課程;推進家庭層面廣泛認同,支持學生到職業院校等職業體驗基地參加活動,體驗職業教育魅力,提高對職業教育的認知與認同。
與此同時,還要建立職業體驗基地和課程菜單,各級各類職業院校要結合專業優勢和特色,建立職業體驗基地,開發職業體驗課程,研究制定活動方案,配齊配足師資,為承接不同層次的職業體驗活動做好充分準備。到2022年,有條件的職業院校都要建成職業體驗基地。
各學校要把職業啟蒙和體驗教育納入中小學綜合實踐課程,形成完善的制度安排。各區市要根據課程安排,統一組織小學和初中生赴職業院校開展職業啟蒙和體驗教育。小學3~6年級學生每學年要完成1種職業體驗活動;初中學生每學年要完成至少2種職業體驗活動,初中三年內到職業院校參加職業體驗活動不少于兩次;普通高中學生職業體驗活動重點在高一、二年級實施,由學校統籌安排。市內三區初中學生職業體驗活動由青島市中學綜合實踐教育中心統籌安排。
中小學校還要把到職業院校的體驗活動作為研學活動的重要內容,充分利用職業院校的實訓設施、專業優勢和課程資源開展實踐體驗,引導廣大學生充分感受職業教育的魅力和內涵。鼓勵高校向中小學生開放專業認知基地,鼓勵企業向中小學生開放實訓基地。有條件的普通中小學要將職業院校納入集團化辦學范疇,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有條件的職業院校要吸收中小學參與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動有影響力的企業舉辦或者參與舉辦職業教育,牽頭成立職業教育集團,推進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密切合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