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 林紅 通訊員 茍小妹)在城陽區棘洪灘街道的青島高通機械有限公司,偌大的廠房里難覓傳統產業工人忙碌的身影,幾個“機器人”正有序開展著工作,重復著既定的動作,保證流水線的順利進行。
受疫情影響,許多企業在復工復產時,面臨著“用工難”的困境。城陽區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支持企業開展“脫胎換骨式”的技術裝備改造,機器代人走上了生產流水線,高效“就業”破解用工難,全面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
圖一為智能化生產。
“年前,我們就籌備引進智能化設備來提高工作效率,趕著疫情期間,引進后投入生產線,大大縮短了用工成本,原本需要六個人的生產線,現在一個人操控機器即可完成,也避免了人群聚集所帶來的健康隱患?!鼻鄭u高通機械有限公司創始人萬思輝介紹。
面對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智能化”是制造業企業一條面向未來的必經之路,適逢疫情的考驗,高通機械公司積極應對,推進企業生產智能化升級。萬思輝介紹,本次改造升級共引進了三條機器生產線,人力成本相對以往可節省20%,公司出于人性化考慮,對于原有生產線的工人進行了調崗就業安排。高通機械公司以機器代人“智能”迎戰疫情,既提升了工作效率,又優化解決了復工復產用工問題,可謂一舉兩得。
圖二為一人控制機器人操作。
據了解,高通機械公司成立于1996年,位于青島市城陽區青大工業園,作為一家中小企業,高通機械公司積極開拓自行研發制造模具能力,向智能制造轉型。本次迎戰疫情,高通機械公司一次性投入600余萬元為流水生產升級換代,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騰籠換鳥轉向升級,只待鳳凰涅槃。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