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超800余萬人點擊收看!直擊湖北戰“疫”一線,山東青年真硬核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5日訊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領和宣傳輿論工作,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大學團委聯合推出山東省“青年講師團”云課堂直播節目。3月14日晚上7點至8點30分,團中央、團省委“青年講師團”成員 、山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岳松;山東體育學院在校研究生張鑫蕊與山東廣播電視臺主持人真真一起連線四位奮戰在戰“疫”一線的青年代表,聽他們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擔當歷練,盡責成長的故事。閃電新聞、青春山東等客戶端直播這次云課堂,共計吸引到800多萬人次點擊收看。

    青年力量作為戰“疫”一線的重要生力軍如何發揮好自己的作用?青年人的成長與使命、擔當又有何關系?疫情大考之下中國方法的實質究竟是什么?圍繞這些問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呼吸與危重癥科主治醫師季翔、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新生兒科護士常超、中建三局(山東)山能智城項目安全總監林濤、藍天淄博救援隊青年志愿者孫勇給出各自的答案。

    季翔:我們就是來打硬仗的,要做有用之人!

    對話中,目前仍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奮戰的季翔醫生回想當時得到消息自己要去支援武漢時,心情平靜中略有小激動。“十幾年前,我們入黨時立下的誓言,終于有一天要變成現實!”季翔說?!?7年前非典,我上高中,山師附中,那時候的很多事情還歷歷在目。作為齊魯醫院培養的研究生,能夠為這座醫院服務,能夠代表齊魯醫院來到武漢前線工作,是老師們的認可,不能辜負老師們的期待?!?/p>

    季翔表示,最擔心自己感染,不是怕自己的生命有危險,而是覺得,一旦感染,連累的是整個團隊,所有人都得停擺,損失太大。所以在武漢,不會過多想什么,就是把每個小環節都盯住了,最后就能迎來勝利。

    常超:戰“疫”前線,奮戰有我!

    相較于其他幾位連線嘉賓,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新生兒科護士常超算是個“網紅”護士小姐姐。無論出征時那句霸氣的“90后就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還是讓人看了笑著笑著就流淚的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吃上家鄉大饅頭的“吃播”視頻,常超總有特別惹人愛的笑容。

    作為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援湖北醫療隊年齡最小的一名醫護人員,她是病房里的開心果。雖然所負責的區域是病重和病?;颊?,工作量非常大,但她依然保持樂觀心態,把山大二院的“優質護理”經驗帶給病患,讓患者保持好的心情配合治療。盡管她全副武裝,但是病房里的爺爺奶奶還是一眼能認出那個愛笑,眼睛亮亮的,竭盡所能照顧他們的小護士。

    “以前,我們90后可能被認為弱小、嬌氣,沒底氣,但是現在我們用行動說明90后已經長大了,我們在關鍵時刻不退縮、站出來,激揚我們的青春正能量?!背3f。 

    林濤:平凡的逆行者是我前行的動力!

    7000人,10天,1000張床位,一座高標準的傳染病醫院——火神山醫院在武漢拔地而起。這其中的建設離不開中建三局(山東)山能智城項目安全總監林濤的努力。

    當時,他負責火神山醫院建設的交通疏導,因為現場條件受限,只有一條進出施工現場的道路,林濤要做的就是確保施工建設的生命通道不堵塞,車輛必須有序進入,一分鐘都不能耽誤。每天他大概疏導進出車輛5000—6000臺次,壓力不言而喻!從參加建設的第一天開始,他和同事們喉嚨基本都是沙啞的,有時因為用嗓過度第二天基本無法開口,靠手勢交流。

    10天時間,很多平凡的人和事給林濤留下太多深刻記憶。有三十幾個小時不眠不休的“焊武帝”;有把工資全部買成物資捐給醫院的平凡勞動者;還有無償接送工人的“火神山擺渡人”;更有被大家戲稱為“基建狂魔”的他們自己。林濤說“這些普通人都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更多人希望的長城!”

    孫勇:我在武漢的那些日子,值!

    “有一天來了一架緊急醫療物資的包機,下午3點從日本大阪起飛,武漢海關清關6點多完成,晚上10點物資運抵倉庫,我們做分解、裝車、運輸,第二天一早就送達了46家醫院的科室。為確保四面八方馳援的戰‘疫’物資隨到隨接,各地醫院前來領取物資車輛隨到隨發,以最快速度核對裝載出庫,‘連軸轉’成了我們每天的常態,即使是零度以下的氣溫,也經常忙得汗流浹背,有時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但一看到匆匆駛來領取物資的車輛,大家又立馬投入戰斗。每次去醫院送物資,武漢人民都會主動揮手致意,為我們鼓掌。”孫勇在連線中講了很多讓自己感動的故事。

    回憶在武漢做志愿工作的日子,孫勇覺得,值,很值!比起那些冒著被感染的風險仍堅持戰斗在最前沿的醫務人員,孫勇覺得自己所作的太微小,太有限。從事志愿工作4年來,每一次志愿服務都讓自己更深得體會到成長、責任與擔當的意義,它們不僅僅是付出與奉獻,更是傳承與堅守。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青年榜樣們越是艱險越向前,他們的勇毅剛健,必將激勵更多的年輕人選擇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選擇同他們一樣,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閃電新聞記者 崔珍珍 李淼 尹承謙 報道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