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代玲玲 趙小菊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歷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機遇與挑戰同生并存。
審時謀勢,鑒往知來。山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主動融入國家開放大局,聚力做好“平臺、產業、制度、環境”四篇文章,以更廣闊胸懷擁抱世界,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近年來,山東對外開放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擴面增量到內涵提升,由依靠資源區位到注重制度創新,邁向高水平全面開放的新階段。
搭建開放合作的廣闊“平臺”
2月11日22時許,春節后首列“齊魯號”歐亞班列滿載100標箱的貨物,從位于膠州的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駛出,向著中亞國家快速前進。
“原本中心站只是一個傳統的鐵路貨場,功能非常單一,主要是轉運一些內貿貨物,2014年吞吐量僅3萬標箱?!敝需F聯集青島中心站總經理魏學倫介紹,伴隨著上合示范區的建設,不到兩年時間,這里的貨物吞吐量連續突破50萬、60萬標箱整數關口,“每年都上新臺階”!
開放發展,平臺是支撐。去年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進一步明確了上合示范區的建設定位: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這是黨中央著眼國家開放大局,賦予山東的重大歷史使命。8月26日,中央批復山東建設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戰略”疊加的歷史機遇,將山東推到了時代發展的新風口。從全國看,山東是中國面向東北亞開放的橋頭堡;從全球看,地處東亞、毗鄰太平洋的山東,則成為“一帶一路”重要交匯點。
如果說上合示范區建設面向世界,目的是拉緊互聯互通紐帶,實現市場對接,釋放增長動力;山東自貿試驗區則以實際行動宣示: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在上合示范區,國際物流、現代商貿、雙向投資合作、商旅文化交流、海洋合作五大中心加快建設,全年吸引新注冊企業307家。借助上合示范區,山東正搭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打造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國際合作新格局。
在山東自貿試驗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對標國際規則,加快構建貿易投資最便利、金融服務最完善、政務服務最高效、輻射帶動最突出的自貿園區。濟青煙三大片區加速崛起,各領域創新活力競相迸發。目前,112項試點任務扎實推進,新注冊企業7000多家。
與此同時,山東運用平臺思維,打造永不落幕的開放品牌。去年10月,山東召開國際友城合作發展大會、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來自全球80多個國家的國際友人和115家世界500強企業領導人相聚山東,同心筑夢,攜手共贏。
2019年,在山東舉辦的,還有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儒商大會、世界人工智能融合發展大會等國際盛會。聚八方賓客,匯四海英豪,乘著國家戰略的東風,山東正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擁抱世界。
釋放制度創新的“紅利”“引力”
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山東展示在世界舞臺上的除了更為廣闊的胸襟,還有以創新為核筑起的堅實底氣。一系列銳意改革的創新舉措,正將山東打造為創新的“高地”,制度“紅利”和“引力”持續釋放。
“真沒想到,還沒出正月、還在疫情期間,能這么快拿到營業執照,給我們吃了一顆大大的定心丸?!卑l出這樣感嘆的,是韓資企業路福(煙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代表理事趙晟秀。2月20日,2家首批進駐中韓科創孵化基地的公司在首爾拿到了各自的營業執照,他們所體驗到的是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的跨國審批首創性探索——“中日韓跨國審批”,政務服務走出國門,跨境投資者無需奔波,在境外最短5天便可獲得證照。
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從來都是互為促進的整體,當“率先”“首創”成為齊魯大地上的高頻詞匯,制度創新的“紅利”不斷釋放,更多的目光被吸引而來、留駐于此。
當下的山東,在投資方面,該放開的領域一律放開,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全面落實;在考核方面,制定實施“雙招雙引”考核辦法,對重點外資大項目設立工作臺賬,推動項目早日落地見效;在審批服務方面,對標國際一流標準,最大限度提升便利度。敞開全方位開放大門,2019年,山東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517家,同比增長16.7%;實際使用外資146.9億美元,增長18.6%。
敢想敢試敢突破的山東,目前擁有“國家服務貿易深化創新發展試點”“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國家文化出口基地”三大“國字號”貿易招牌。同時,積極發展跨境電商、市場采購、外貿綜合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外貿轉型升級,塑造競爭新優勢。
2019年12月7日,海爾集團在日本熊谷的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揭牌。建設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是山東在全國首創的一項重大引才引智政策,旨在鼓勵用人單位在國(境)外建立前端孵化基地、離岸研發中心,視離岸人才引進使用數量和基地規模給予引才補貼。
不拘一格用人才。今年,山東又專門出臺柔性引進人才辦法,支持用人單位在不改變省外(海外)人才的人事、檔案、戶籍、社保等關系的前提下,通過顧問指導、掛職、兼職、技術咨詢、退休特聘等多種形式,吸引省外(海外)人才為山東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厚培開放發展的豐沃“土壤”
2020年春節過后,如何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成為擺在各地面前一張必須答好的考卷。對外資企業,山東憑借及時周密作部署、穩扎穩打抓落實、細致周到搞服務,在這場“大考”中取得了一張亮眼成績單。
對有復工需求的企業,協助辦理疫情防控備案等手續;對已復工的企業靠上服務,協調聯系防疫物資購買渠道,解決物流運輸不暢、供應鏈不配套、資金緊張等問題;對暫不具備復工條件的企業,指導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數千名外商投資企業“服務大使”,“點對點”服務、“一企一策”對接,外企復工復產的“山東樣本”被商務部向全國推廣,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專函致謝。山東以實打實的舉措向世界宣告:投資興業選山東,沒錯的!
“樂業山東”成為來魯創業發展者的共識。俄裔德國人威科多是威海氫氚動力設備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威科多團隊研發的新型高效電機新能源車輛,在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之所以選擇威海,是因為當地的政策支持、貼心服務讓威科多毫無后顧之憂。如今,裝有他們電機的電動汽車已經遠銷韓國、泰國、墨西哥、歐盟等國家和地區。
讓投資者放心、舒心、安心創業發展,是全省各地的共識。2月6日,香港海龍船舶項目青島中港匯通海洋裝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冊落戶青島國際航運中心。項目負責人林飛介紹,項目落地過程中,青島市市北區產業發展專班不僅協調企業主體成功注冊,還充分了解企業需求,預先協調相關部門,為企業價值3800萬元的設備預留充足倉儲空間,解決了企業發展的難題。
優良的環境,是聚集各類優質資源要素的深厚土壤。新時代的山東,正在積極與國際規則對接,全力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位于濟南高新區的德資企業費斯托濟南全球生產中心二期項目,創造了建設領域規模以上外資項目快速審批的紀錄,土地摘牌成交后僅兩天,不動產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四證齊發”,并同步實現開工建設。如今,隨著“放管服”改革的持續深化,“拿地即開工”模式在全省多地開花,“效能山東”不斷實現再加速再提效。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眾^進的山東,正厚培沃土,誠待四海友,廣邀五湖客,共享山東高質量發展的機遇,共創合作共贏的美好未來。
孕育開放合作的產業“生態”
新時代的山東,已經站在歷史新起點,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隨之而來的“山東機遇”,吸引著世界目光,匯聚著全球智力、產業、金融資源。
“今年,我們把廣州和上海的商用車板塊和配套企業也轉移到了濰坊,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我們有信心實現產值20億元,全力打造江北最大的新能源動力產業基地?!迸逄貋黼娖饔邢薰究偨浝韽埵棵餍判臐M滿。得益于山東開放合作的產業生態,這家美資企業去年投資7億元建設了新能源動力產業園。
濰坊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副主任張華介紹,結合本地特色優勢,瞄準“十強”產業發力,高質量“雙招雙引”正在集聚新的發展潛力。
產業升級、動能轉換孕育的“山東機遇”,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巨大商機和合作空間。當前,世界正在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時期。搶占新風口,山東加快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上落子布局:海爾、浪潮入圍十大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信息技術領域瞪羚企業達到60余家,積極推進華為(山東)ICT學院、華為(山東)鯤鵬實驗室建設,集成電路、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產業正加速崛起。
山東高端裝備制造致力于擦亮品牌,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裝備制造基地。以濰柴、中車四方、中集來福士等骨干企業為依托,山東大力推動工程機械裝備、海工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等智能化、集群化發展,2025年高端裝備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要突破3萬億元。
以世界眼光觀山東,這個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現代海洋等“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正在加快成長,并形成自身獨有的產業生態系統。這其中,自然蘊含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和投資容量。
即使在抗擊疫情特殊時期,外企對山東經濟長期看好的信心、來山東投資創業的熱情絲毫未減。一周時間里,兩批82個重大項目開工開業。開工現場,益海嘉里(青島)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擁軍表示:“我們對投資很有信心,集團已決定追加投資5億美元?!毙鞊碥姷脑?,代表了不少投資山東、深耕山東的外企心聲。
海天遼闊,風勁帆滿。站在新起點,山東對外開放的大門將越開越大。齊魯大地開放之勢風鵬正舉,必將在高水平開放中與世界攜手共贏。
(□參與采寫:白曉 都鎮強 段婷婷 王健 從春龍 彭輝 李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