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青島市綠化委員會發布2019年工作報告及2020年工作思路。2019年,我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著力推進以城市綠化品質提升、植樹造林、全民義務植樹為重點的國土綠化進程,努力為市民群眾打造綠色宜居的生態環境。
2020年,將繼續著力構建城鄉一體的“大綠化”格局,統籌“兩個攻堅”,圍繞城市品質提升,統籌園林綠化活力、時尚攻堅;圍繞鄉村振興,統籌推進林業高質量發展攻堅。全面推開“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讓植樹成為青島人的生活時尚,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做出綠色貢獻。其中,計劃完成新造林6萬畝,森林質量精準提升5000畝。建設綠道不少于50公里、口袋公園28個,實施立體綠化不少于50處。全面推開“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活動,開展線上線下活動10次以上,參與人次100萬人次。
海爾路新建口袋公園
成果一:
新造林14.8萬畝 新改建綠地245.1公頃
統籌推進城鄉國土綠化行動?!熬G滿青島”國土綠化行動快速推進,通過創新政策引導,加強技術指導,典型示范帶動,著力實施北部綠色生態屏障、森林生態修復、退耕還果還林、農田防護林體系、森林生態廊道、城鄉綠化美化、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等七大工程。2019年完成新造林14.8萬畝,占年度總計劃的109.31%。
城區綠化品質進一步提升。大力實施城市品質提升綠化攻堅行動,在城區開展多種形式的綠化工作,新改建綠地245.1公頃,實施裸露土地綠化面積94.8公頃,啟動山頭綠化整治25個,實施城市綠道建設106.99公里、立體綠化103處、庭院綠化43處,不斷拓展城市綠化空間。
李滄東部山區
品質園林、民生園林建設進一步深入人心。根據市民反映的城區公園綠地偏少、缺少休閑活動場所等問題訴求,在中心城區、老城區增加口袋公園等小微綠地,因地制宜打開封閉的景觀綠地,設置步道、座椅、小廣場等,完成了李滄區金水路、嶗山區深圳路等60處口袋公園建設任務,給居民提供了生態宜游、具有休憩交往功能的家門口公園,得到市民的用戶和好評。
成果二:
森林撫育10萬畝 啟動2000畝森林提升工程
著力提升森林資源質量。持續推進森林經營工作,針對我市目前現有林分質量不高、樹種單一、林地生產力低,易引發森林火災和森林病蟲害和的現狀,逐步將重“建”轉化為重“管”。
李滄東部山區
完成森林撫育10萬畝,啟動 2000畝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試點工程,探索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技術,嚴把作業設計關,邀請國家、省、市行業內知名專家現場指導,通過新栽、補植、疏伐等撫育手段,調整現有林分結構,提升森林生態系統整體活力和多種服務功能為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提供基礎條件,為全市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提供樣本。
成果三:
推出全省首個“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
我市在全省首個推出“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工作。以“讓植樹成為青島人的時尚”為主題,宣傳推廣多種形式的義務植樹活動,有效解決植樹盡責難的問題。
創新公民義務植樹盡責形式。對接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中國綠化基金會,確定我市“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合作形式。開通青島市義務植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拓展捐款捐物、認種認養等網絡參與模式,建立支付寶、微信等網絡支付工具捐資建綠模式。
深度激發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打破原有義務植樹派任務的形式,通過網絡招募志愿者的形式,讓更多不同行業的市民參與到植樹綠化活動中來。先后通過網絡招募開展了春季市民義務植樹活動、“我們與綠色共同成長—校園贈送花種樹種活動”、“我為祖國送盆花——百名中小學生義務擺花活動”、“冬季義務涂樹周”等活動,市民通過網絡報名參與群眾綠化活動,參與人員覆蓋機關干部、企業職工、退休群眾、大中小學生、新市民、殘疾人等不同階層,群眾參與綠化建設的意識不斷增強,各項活動開通在網上直播關注度較高,訪問量均達數十萬次。
提升市民義務植樹的儀式感和榮譽感。對完成當年植樹義務的市民,通過義務植樹網和微信公眾號頒發盡責電子證書,每份證書具有唯一的編號和二維碼。2019年,青島市綠委辦共發放義務植樹電子盡責證書2000余份,市民可自行在義務植樹網和微信公眾號上查詢、下載、打印。
成果四:
獲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
在2019中國國際生態競爭力峰會上,青島市榮獲“2019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稱號。同時,注重培育爭創綠化典型。積極推進市級、區市級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國家森林鄉村創建、省級森林鄉鎮、森林村居創建工作。2019年,膠州市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平度市東閣街道正澗村等23個村被授予國家森林鄉村稱號,即墨市龍泉街道等3個鄉鎮被省自然資源廳授予省級森林鄉鎮稱號,萊西市望城街道輦止頭村等30個村被省級森林村居稱號。二是做好山東省“建筑質量‘泰山杯’(園林)工程”、“園林綠化優質工程、精細養護示范綠地”和“園林式居住區(單位)”推薦工作。
我市6個項目被評為“省級園林綠化優質工程”一等獎,6個項目被評為“省級園林綠化優質工程”二等獎,5個項目被評為“省級園林綠化優質工程”三等獎。4個項目被評為“省級精細養護示范綠地”,3個項目被評為“省級園林式居住區”。青島西海岸藍灣綠道獲得首批“山東省最美綠道”評比第一名。
成果五:
摸排出220株古樹需救治復壯
切實保護古樹名木資源。依據《山東省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修訂《青島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下發通知要求加強村莊內古樹名木保護,設置圍欄,建立古樹名木保護責任制,建立管護月歷,定期維護古樹名木。對于受嚴重病蟲害、受到損傷等急需復壯的古樹名木應及時復壯,保證古樹名木健康生長。
嶗山林場
組織全市開展需救治復壯古樹名木摸底調查,共摸排出220株需救治復壯古樹,建立了需救治復壯古樹名木檔案。依據摸底情況確定了20株最緊急需要救治的古樹名木進行復壯救治,其他樹木按計劃逐年進行救治。
展望一:
建28個口袋公園 新添50公里以上綠道
全面推進“城市品質改善提升攻勢”工作任務。啟動實施郊野(山頭)公園整治提升8個,建設城市綠道不少于50公里,實施口袋公園建設28個,完成立體綠化不少于50處。
海爾路新建口袋公園
在口袋公園建設中突出整體性、系統性、協調性,提高公園綠地300-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協調體育、文旅等部門將健身、文化藝術元素植入口袋公園建設中,提高城市綠化品質,為市民營造良好的生態宜居環境。開展口袋公園認建、認養、命名等活動,提高市民的參與度。推進完成裸露土地揚塵治理工作。規范開展立體綠化建設,增加綠量,著力增強綠化融合性和體驗性,實現城市與森林相互包容、綠化共建共享的總體目標。
展望二:
新造林6萬畝 精準提升5000畝
全面完成“綠滿青島”國土綠化行動任務。全面推進“綠滿青島”七大工程。在符合土地用途政策的前提下,完成造林6萬畝。加大村莊綠化力度,開展國家森林鄉村、省級森林城市、森林鄉鎮、森林村居創建活動,爭創省級森林鄉鎮(街道)3個、森林村居30個。
深入推進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對標日本、韓國林業發展經驗,通過示范林建設,示范帶動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科學編制實施森林經營方案,加強森林撫育管理,對老化、退化、低效林分進行改造提升,培育更多更好的優良鄉土樹種和珍貴樹種,精準提升森林多種功能,構建健康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通過新栽、補植、疏伐、間伐等撫育手段,開展森林撫育、低效林改造等工作,完成森林質量精準提升5000畝。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