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接到任務組建醫療隊到目前,陳志娟已經在隔離點工作了一個多月。作為平度市中醫醫院產房副護士長、主管護師,平度市集中隔離觀察點院感負責人,疫情發生以來,她敏銳察覺到形勢對骨干護士尤其是精通院感知識的骨干護士的需求,第一時間請纓加入抗擊疫情醫療隊。憑著多次在青島市院感和護理知識大賽中獲獎,具有豐富的院感防控和護理工作經驗,她帶領隊員們成功完成平度市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點和第二隔離點的院感防護工作,保證了醫護人員的“零感染”。她說,只要疫情不除,她堅決不退。
保證醫護人員“零感染”
2月3日下午,平度市衛健委緊急組建一支醫療隊,承擔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觸者的集中隔離工作,陳志娟被任命為感控負責人。她深知,感控工作責任重大,一個環節存在疏漏就可能引發嚴重后果。時間緊、任務重,從接到電話,她用了不到1小時到達隔離點。從隔離人員安置到防護物資調配,從感控布局改建到醫療廢物處置,陳志娟爭分奪秒。
“做好防護,保證醫護人員零感染”,這是陳志娟給自己下的命令。由于多數醫護人員是從各鄉鎮醫院緊急抽調而來,沒有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護經驗。陳志娟靠著豐富的專業知識,分批次對她們進行簡短高效地培訓,并帶領隊員們利用手頭的條件改建出“三區兩通道”,有效減少了交叉感染的危害。
2月25日,根據平度衛健委通知,平度市緊急啟動第二個隔離點接收出入境返回人員。一接到任務,陳志娟和領導及隊員們立即到現場察看環境布局,明確區域劃分,同時安排人員將防護用品、工作用品、消殺物品等配備齊全。全部工作僅用了6個小時,就使隔離點各項工作高效運轉起來。與此同時,她也開啟了兩個隔離點、24小時的工作模式。
在隔離點工作的陳志娟,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保健醫生。由于疫情防控需要,許多醫護人員離家多日開始思念家人,并出現焦慮情緒。陳志娟及時運用中醫護理技術,給大家做心理疏導,帶領她們練習八段錦強身健體。對出現失眠、頭疼、頭暈的隊員,她采用耳穴壓豆、耳尖放血等給與治療。肩周炎、頸椎病發作者,她充分發揮拔罐等技術為大家消除病痛?!坝行艺J識你,是我們的緣分也是我們的福分”隊員們這樣評價她。
隊友:有你做后盾 我們就有安全感
隔離點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公安干警配合進入隔離區域內執勤。好多人沒有醫學知識,絕大多數都沒接觸過防護服,甚至連最基本的七步洗手法都做不到位。
為了保證每一個人的健康,陳志娟利用晚飯時間對全部公安干警分批進行培訓。從洗手的重要性到防護用品的正確穿脫、處理,陳志娟不厭其煩。對要進入隔離區域工作的所有人員,她每次都仔細檢查:洗手、戴口罩、穿防護服、戴護目鏡......陳志娟一遍又一遍指導、示范、叮囑。常常一天下來,嗓子都喊啞了。
白天,她負責指導、檢查各項工作;夜深人靜的時候,她才有時間靜下心來梳理當天工作。她根據隔離點的工作性質,反復研究新冠肺炎防控指南,完善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制定出公共區域消毒路線、醫療廢物運送路線、各種物品和環境的消毒方法,設計出詳細、清晰的表格供醫護人員記錄,制定了實用的專題培訓計劃。
為了使感控工作更加細致,確保防護安全,她多次進入隔離樓層實地了解醫護人員工作、垃圾分類、隔離人員消毒等情況,親自演示、指導隔離房間的地面、物表、排泄物消毒方法,并根據發現的問題及時完善相關防護措施。為便于醫護人員溝通、隔離人員操作,她連夜趕制了隔離人員告知書,把所有消毒隔離要求明明白白逐條交代清楚,還特意將值班醫護人員的書寫表格設置成字大行寬、便于辨認的格式。在不違背院感要求的基礎上,她根據實際使用的防護用品,重新修訂了穿脫防護服的流程,貼在醒目位置,便于醫護人員穿脫,防止個別步驟造成的混淆。
有時解除隔離人員較多,工作量大,陳志娟就主動進入隔離樓層同值班醫護人員一起更換床品,給床單、房間消毒。忙碌下來,她瘦小的身體早已被汗水浸透,雙腿、雙手累的發顫,書寫記錄都很困難。但她清楚,只有自己多一分努力,才對得起隊員們的信任。
生活中,陳志娟說最愧疚的是父母。由于任務緊急,接到通知后她一個小時就趕到隔離點開始忙碌,每天結束工作已是深夜。為了不影響父母休息,直到進入隔離點第八天晚飯后她才抽出時間給父母打了個電話。聽到哥哥念叨80歲的老父親對她牽腸掛肚,陳志娟瞬間淚目。但當她收到隊友信息“有你給我們做后盾,我們特別有安全感”時,一切,都變得值得。
通訊員 孫升軍 孫科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