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你好!我爸想給武漢防疫捐一萬塊錢……”
3月5日一大早,青島市革命烈士紀念館辦公室工作人員小李剛剛打開手機,一條信息就跳入眼簾—這是紀念館離休干部陳奉先的女兒發給的。原來,陳奉先看到武漢疫情嚴重,就委托女兒把捐款轉到紀念館,并再三叮囑一定要作為新冠肺炎疫情捐款捐至災區!
說起陳老,那可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老革命。他1945年參加工作,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青島市革命烈士紀念館的第一任書記,現已是95歲高齡。作為紀念館建館的元老,陳書記參與了紀念館最初的規劃建設,是紀念館的建設和發展的參與者和見證者。紀念館建館時,他帶領大家填土、種樹,搬磚、規劃,從一片荒蕪一點點建成了現在紀念館的雛形。
離休后,陳老始終飽含對紀念館和烈士褒揚事業的深情,紀念館的建設和發展一直掛在他的心頭。2020年春節前夕,紀念館新任書記楊波帶領紀念館新一屆領導班子到陳老家走訪。陳老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紀念館的工作是一項神圣的工作。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的鮮血換來的,咱們的工作就是要讓后人記住烈士的功績,這項工作做在當下功在千秋,要做踏實,做細致?!?/p>
作為一位離休干部,按規定,出行可以享受單位車輛保障。但陳老從不向館里提要求,離休30年來,他總是自己乘坐公交車到紀念館黨支部交黨費。館里派車送他,他總會說:“你們工作忙,好好工作,把烈士事跡宣傳好,把紀念館的環境管理好,我就放心了。我和老伴兩個人坐車溜達回去,鍛煉鍛煉身體?!?/p>
2012年,陳老鄉心臟做了支架修復,館里工作人員去醫院看望。他躺在病床上,忍著疼痛說:“謝謝組織的關心,又給大家添麻煩了。”出院后,他每次都會提前讓女兒把黨費交到紀念館,沒有一次逾期。這些點點滴滴都折射出了一名老共產黨員的風采。
作為一名有74年黨齡的老黨員,陳老始終感恩黨的教育和培養,生活十分簡樸。這次疫情發生以后,他每天都關注疫情、心系災區,得知市局開展向疫區捐款的活動后,他拿出一萬元錢,囑咐子女一定要通過紀念館把錢捐到疫區,他說:“看到電視上報導,武漢感染新冠肺炎的人那么多,看到醫生護士們撇家舍業到武漢支援,我也想為疫區做點貢獻,用自己的方式出一點力,真心希望武漢趕緊好起來,幫助武漢那些需要幫助的醫務工作者和病人!”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位95歲的老黨員言談舉止中都流露出的對烈士褒揚事業的熱愛。他常說:“黨和國家對我的關心和照顧太多了,我是一個黨員,在紀念館工作的這些年更讓我難忘,社會在發展,歷史不能忘,烈士的犧牲更不能忘,這是每一個紀念館人的責任?!彼摹皥讨迸c擔當,他身上展現出來的老革命、老黨員的光輝,感動著每一個人,他是我們每一個黨員學習的榜樣。
陳奉先的模范行動,給紀念館的共產黨員和群眾樹立了光輝的學習榜樣和前進路上的標桿。紀念館黨支部組織開展了向陳奉先這位老共產黨員學習的活動,結合市局開展了“作風建設年”活動,學習陳奉先對黨的使命和烈士褒揚事業的執著和擔當,把工作當成事業,把熱情上升到熱愛,把烈士家屬當成自己的親人,把對黨和國家的忠誠化作工作中的執著和擔當,用心用情講好紅色故事,努力把紀念館全面建設推向一個新臺階。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封滿樓 通訊員 李姝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