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 封滿樓) 一年一度的“三八婦女節”之際,智聯招聘聯合寶寶樹發布《2020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本次調研共回收有效樣本65956份,全面呈現性別平等的現狀、存在的挑戰以及不同群體做出的努力。調查顯示,職場女性整體薪酬低于男性17%,收入差距迅速拉近。
女性領導角色普遍缺位
今年的調研數據顯示,當前女性的整體收入依然低于男性17%,但較去年的23%進一步拉近差距。
分析原因,智聯招聘認為,近年來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也是薪酬差距逐漸縮小的原因之一,從本次受訪者的學歷分布來看,本科以上的學歷人群中女性占比超過男性,整體看職場女性普遍呈現“高知”的特征。
不過即便是男女達到同工同酬的理想狀態,女性在領導角色中的普遍缺位依然限制女性在職場中的話語權和整體薪酬水平。本次調研顯示,男性職場人中31%處于普通員工層級,而女性職場人中有46.3%處于該層級,也就是說幾乎半數女性職場人在基礎崗位任職。在不同級別的管理者中,女性占比都普遍低于男性,尤其是在高管的位置上,男性中有9%處于高管崗位,女性中只有5%在擔任高管。
“職業性別”存在不平衡
從職位分布上,依然能看到職業也是存在性別屬性的。調查顯示,女性職場人在職能類崗位的占比要明顯多于男性,財務/會計/審計、人力資源、行政/后勤/文秘等職能類崗位基本被女性包攬,而生產/加工、技術崗位又是男人的天下。在選擇職業時,男女兩性就被輸送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職業發展軌道上,存在明顯的性別分歧。
這種崗位上的性別分布差異,早在學生時期就埋下了伏筆,因為刻板印象,高等教育學科專業領域出現了“男性學科專業”與“女性學科專業,國內外學者將這種在全世界范圍內普遍出現的現象稱為“學科專業性別隔離”,并發現“男性學科專業“是男性學生聚集且與男性特質相符的學科專業領域,主要是自然科學;”女性學科專業“是女性學生聚集且與女性特質相符的學科專業領域,主要是人文社會科學 。
職場女性正在逃離婚育
婚育被女性看做實現職業發展的最大牽絆,部分職場女性正在嘗試放棄婚育,試圖活出另一種人生。此次調研顯示,認為結婚和生育是人生必選項的女性均遠低于男性,分別占比41.75%和42.08%,整體不足一半。而男性對此卻非常熱衷,認為結婚和生育是人生必選項的占比分別為70.72%和67.54%,整體接近七成。
智聯招聘專家認為,女性逃離婚育的現象,在人口紅利縮減趨勢以及國家的生育政策背道而馳,想要從根本上激發女性的生育意愿,或許需要要從根本上改善男女不平等的社會文化,以及上線更多的生育保障性政策。
此外,在衡量成功女性需要具備的素質時,職場女性選擇的前三個要素分別是“經濟和思想上的獨立自主”“在其所處的領域有一定成就”“擁有受人尊敬的人格魅力”,男性的選項一樣,但順序剛好相反。在男性視角中,女性成功的第一要素依然是討喜,其次有成績的佐證,再次才是獨立的人格,而女性依然認為獨立才是成功的表現。
領導力的性別多元化為企業發展帶來更多可能
調研顯示,職場人普遍認為管理層的性別多元化能為公司發展帶來諸多好處。主要體現在人才的吸引力和忠誠度、工作體驗、企業文化、創新能力等方面。同時,較之男性職場人,女性職場人認為公司性別多元化對公司創新能力與領導力更加有所裨益。 智聯招聘在2019年中國年度最佳雇主評選時發現,在雇傭和關懷女性員工方面表現突出的獲獎企業利潤同比增幅為28.45%,而非獲獎企業同比利潤增長僅為14.32%。
從人類發展進程看,女性獨立是從經濟獨立開始。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體力不再是女性參與勞動的弱點,在知識和技術的較量下,“她力量”擁有了更多的舞臺。通過今年的調研,我們欣喜地看到職場女性通過強大的韌性在追求自我實現,獨立意識持續強化。男女薪酬與對家庭付出的差距也在逐漸減小,他們共同追求性別多元的企業環境。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