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的路都有人把著,外地人根本不讓進?!奔o國才明白:疫情當前,青島各個鄉村也第一時間做出總動員,迅速打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以往熟悉的“到田間進地頭”、“面對面手把手”農業技術推廣模式一下子就行不通了。
“組建微信群,把需要技術服務的基地和農戶組織起來,通過網絡進行技術指導和咨詢服務?!闭f干就干,青島市農機中心高級農藝師紀國才和中心的技術骨干馬上組建了“青島蔬菜生產服務群”,僅3天時間就發展到300多人,大家通過文字、圖片和視頻的方式進行技術交流。他遇到的第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就是關于缺工人的問題,盛泰美玥園區有很多工作要做,因防疫工人又不能來上班,該如何破解這個難題?紀國才從技術的角度進行了分析,提出降低溫度、控水控肥和延期采收3點對策,迫使植株減緩生長、延緩成熟,增加成熟果在植株上的時間。私下里,紀國才和同事逗趣說,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20多年來,都是推廣長得快、長得好的技術,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還會向農戶推薦長得慢、采得晚的技術。
圖為:利用微信群開展農業技術指導服務
各地農戶在疫情期間共有的一個棘手問題是銷售難。延期采收也只能延遲幾天時間,蔬菜屬于鮮活農產品,如果不能及時賣掉就會腐爛變質!這雖不屬于技術問題,但是技術推廣的目的不是為了有個好產量、賣個好價錢嗎?農民需要的就是我們應該做的,他二話不說,馬上和同事們一起多方打聽、聯系,幾個小時后,一個有著121個單位及聯系人的陽光工程采購單位名單就發布到群里,有需要銷售農產品的都可以主動和這些單位聯系對接。還聯系了青島電視臺探索蔬菜、草莓進社區直銷模式,向生產者推薦和宣傳青島市農業農村局“抗疫助農產銷對接服務平臺”,組織有關協會、企業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專項活動,協助解決部分農產品滯銷賣難、運輸不暢等問題。3月3日,他和同事們組織從一基地團購了2000多斤芹菜。量雖不大,但是,能幫一點就幫一點吧。
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雪,給我市的設施蔬菜生產帶來嚴峻考驗。2月13日,他聯合青島氣象臺發布農業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提醒大家及早防范,全面開展農業生產安全風險排查,科學做好應急管理,重點落實防風、保溫、防雪三方面的技術措施。15日一早,各地紛紛發來銀裝素裹的基地圖片,大雪如期而至,他又提醒農戶及時清除棚上積雪,避免大棚被雪壓塌,并提供了加固大棚的方法和9種除雪措施。為了了解雪情,他一整天都盯著微信,哪里的棚比較老、哪里的雪比較大,他都一一記在心中。16日,他又及時提醒農戶預防低溫凍害,指導農民采用臨時加溫的方法確保保溫效果較差的大棚蔬菜度過難關,并提供了6種簡單易行的臨時加溫方法。在他的技術指導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日光溫室在這次降雪中沒有出現大的問題,確保了安全生產和疫情期間的蔬菜供應。
2月28日,青島市又迎來雨夾雪,平均降雨量7.3毫米。當天下午,他就來到了即墨區段泊嵐鎮高家嶺村,不顧泥濘積水,回到了熟悉的田間地頭,仔細察看越冬農作物長勢和春播作物播種情況,提出相應的關鍵技術措施及建議:“現在正是二膜馬鈴薯播種時期,這次降雨造成農機具不能進地,會延遲馬鈴薯播種5~7天,個別農戶已播種但還沒有來得及扣棚的,要注意防止發生漚種現象??偟膩砜?,這次降雨為全市農田創造了良好的墑情條件,對全市農業春季生產是有利的”。
圖為:田間地頭察看越冬農作物長勢和春播作物播種情況
疫情拉開了人和人之間的物理距離,卻阻擋不住他農技推廣的熱情和腳步,在管理蔬菜生產微信群的這一個多月里,他早已形成了習慣,每天都要推送一些農業生產知識,有在線直播、有網絡課堂、有互動答疑、有知識講解,也有一些供求信息,他也習慣了和群友在一起互動,他說現在最高興的事情莫過疫情結束后,與群友到田間進行技術切磋。
通訊員 王曉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