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新冠肺炎疫情,讓很多地方按下了“暫停鍵”,即墨區靈山鎮泊子村也不例外。
然而,記者見到村黨支部書記李強時,這位剛剛上任不久的村書記卻說,這場疫情雖然打亂了他為村里剛剛設定好的發展計劃,“不過,也讓我們這個村空前團結起來,村里所有人擰成了一股繩,我們約定好了,疫情過后,‘戰疫團隊’不解散,而是變身‘戰貧戰隊’,我們把這股強勁的凝聚力延續下去,讓村里早日摘掉‘貧困村’的帽子?!?/p>
疫情,給了新任書記一個“下馬威”
即墨區泊子村是省定貧困村,年前,這個村迎來了希望。
用村民王坤的話來說就是,“青島市委派下來一位村書記,他不但政策知道得多,農村工作經驗也很豐富,說話辦事很接地氣,一定能帶著村民們早日富起來?!?/p>
新任村書記是李強,來自青島市委政策研究室,是年前青島市公開遴選的200名村黨組織書記之一。因為來自農村,且多年和農村工作打交道,同時還擁有兩年“第一書記”工作經驗,李強書記的確讓村民們寄予厚望。
去年12月初到任后,李強書記也很快進入了工作狀態,租了一處村民的空置房,吃住在村里。
很快,一份關于村里各方面詳細情況的調研報告出爐。這份記錄著每戶居民基本情況、村資源、村文化、村傳統的報告,也成為村里規劃藍圖的依據。
年前,村里已經在土地流轉、合作方引進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計劃大年初三就開始投入到“脫貧攻堅戰”當中。大年三十,正在家里準備團圓飯的李強接到一個電話后,就意識到,即便合作方不出現問題,他們的計劃也要被推遲了。
電話中說,泊子村可能有一戶居民來自湖北,需要他馬上了解核實。放下炒鍋,李強趕緊返回村里,第一時間了解情況,并和村“兩委”成員一道,統計外來人口,設置檢查卡點。投入到緊張的“戰疫”工作后,李強開玩笑說,疫情給他來了個“下馬威”,剛剛完成前期準備,正要全方位投入,卻一下子“停盤”了。
驚喜,“散沙”被疫情激發強勁凝聚力
在“戰疫”的前幾天,都是李強和村“兩委”的工作人員頂在一線。天氣寒冷,24小時執勤,一連幾天下來,大家都感覺吃不消。
“我們從村里招募一些志愿者怎么樣?”李強提出這樣的建議。有人并不看好這個提議,因為村里多數年輕人都外出務工,遠的在江蘇、浙江、湖北、北京、上海、深圳,只有過年幾天才回家,很難籠絡在一起。但是,防疫、消殺每項工作都不輕松,他們也只能試一下。
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村民熱情很高,到最后共有60多人參與消殺、執勤,村民們顯示出了空前的團結。為了盡可能做好工作,村里要求志愿者都要在50歲以下,年齡大的村民休息好,自己不出問題,就是對村里最大的幫助。
村里的人性化政策得到了村民的響應。很快一個所有成員都在40歲以下的“青年突擊隊”自發成立,承擔了村里大多數的消殺、執勤等工作。因為疫情,村里人擰成了一股繩,不管平常在外地務工的,還是在外求學的,現在他們都只有一個名字——“戰疫隊員”。
大年初六,當村民張松林拿著一份入黨申請書出現在村委的時候,村“兩委”的不少工作人員都驚訝了。因為,這個村已經17年沒有發展黨員了。很快,一條通知出現在村民微信群中,村民被告知,有入黨意愿的村民,可以遞交入黨申請書。在“戰疫”中,熱情被點燃的村民群情高漲,短短幾天時間,村里就收到26份入黨申請書。
在這種空前的凝聚力作用下,泊子村的防疫工作有條不紊,沒有出現任何偏差。
約定,“戰疫戰隊”變身“戰貧戰隊”
雖然現在還在防疫的關鍵期,但是,泊子村的每位村民都相信,他們離春天已經不遠了。
想想“戰疫”結束后,“突擊隊”就將解散,多數人會像往常一樣到各自不同的地方務工,不少村民唏噓不已。他們真的會懷念這段一起“戰疫”的日子。
就在“突擊隊員”們不舍的時候,村“兩委”卻決定,希望盡全力把這些年輕人都留下來,希望可以讓“戰疫戰隊”變身“戰貧戰隊”,一起帶領全村人摘掉“貧困村”的帽子。
“不管到哪里,人都是最關鍵的,特別是年輕人,如果這些在外務工的年輕人,能回村里發展,肯定能給村里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幫助?!崩顝娬f,村里及時調整了工作思路,希望以村里領辦合作社的方式,吸引年輕村民入股、務工,“泊子村曾是遠近聞名的豆腐村,村里300多戶居民有200多戶都做過豆腐,但是現在僅有2戶還在做豆腐,我們要把傳統發掘出來,成立合作社,形成產業?!?/p>
生產豆腐的廢料經發酵后,會非常難聞。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村里決定改善種植結構,探索開展杜仲樹林下養殖。豆腐廢料當肥料,供養杜仲樹和樹下作物,林中散養雞鴨,不但解決豆腐工廠廢料難題,還可以充分利用貧瘠的土地資源。之所以說,這里的土坯貧瘠,主要是因為水源問題,這里只能靠天吃飯,甚至種地瓜也長不大,被人稱為“丹參地瓜”,自嘲地瓜只能長成丹參那么大。
想法形成后,村里征集了“戰疫戰隊”的意見,不少人表示,只要村里有好的發展,他們愿意回鄉,在村黨支部帶領下一起創業,變身“戰貧戰隊”。
據了解,現在泊子村已經完成了部分土地流轉,及相關公司的注冊,同時,李強已經對接好了廠房、設備,以及產品的銷路,只等疫情結束,他們就將吹響向“貧困”發起攻堅的號角。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門國鋒 通訊員 呂棟 孫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