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背簡單的行李,肩扛大愛和責任,當戰疫的號角響起,眾多白衣戰士舍小家為大家,慷慨出征!
三十個省市自治區,五十六個民族,像石榴子,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山東省第十二批支援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醫療隊在濟南遙墻國際機場集合,準備出發。(攝影 新華社記者郭緒雷)
湖北戰場上演“山東戰役”
千里馳援大別山,彰顯山東速度!
除夕之夜發出通知,大年初一集結,當晚到達湖北武漢,初二凌晨,山東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就抵達湖北省黃岡市。
“03年非典,08年汶川地震,我都去了。這次,因為視網膜脫落,去不了,但是我告訴你哦,我們醫生都是好樣的!”山東中醫院陳憲海大夫這樣對我說。
馳援湖北,很多醫護人員都是主動請纓。呼吸科、重癥醫學科、醫學檢驗科……在他們身后,是家人的無私支持和默默付出。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東省中醫院)中醫經典科護士長張倩的女兒給媽媽傳去一幅自己畫的哪吒,上寫“我命由我不由天”,鼓勵媽媽也鼓勵大家勇敢面對困難,樂觀積極向上。
山東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成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重癥醫學科重癥專科護士李穎霞說:“作為一名工作25年的老護理人,我有信心、有能力、有專業的知識來做好自我防護,同時能夠護理好每一位病人。而且,我的身后有關心支持我的各位領導、同事和姐妹兄弟,有我工作的齊魯醫院,更有我們強大的祖國!相信湖北疫情很快就會被遏制,我們很快就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到達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就迅速成立“中醫小組”的肺病科專家——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副院長賈新華;除夕剛剛回到老家,當晚就接到通知,初一凌晨即踏上征程的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內科護師孫憲潔;在眼鏡、護目鏡、口罩的多重壓力下臉部發生壓瘡仍含笑面對的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重癥醫學科主管護師馬茜……
帶著責任、帶著使命,在武漢、在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這些白衣“戰士”全力奮戰在一線,從魔鬼手里搶人。
截至2月底,山東共陸續派出12批醫療隊,1743人出征湖北。
山東的支援已經成為一種現象
山東蘭陵縣捐贈湖北200噸優質大蒜(山東省商務廳供圖)
湖北缺什么,山東就送什么!
1月28日中午,載有350噸新鮮蔬菜的14輛卡車從“蔬菜之鄉”山東省壽光市啟程,這是壽光菜農連夜采摘的,無償馳援武漢。
1月29日,臨沂市蘭陵縣政府組織大蒜儲備企業,濟寧市金鄉縣商務局聯合金鄉大蒜協會,分別向湖北武漢等地捐贈200噸和300噸優質大蒜。29日晚,蘭陵縣捐贈的200噸優質大蒜裝車完畢,連夜出發。據了解,這批大蒜原本是海外市場備貨,價格是14000元/噸。
2月6日,山東濰坊濰城區第一支馳援湖北的“逆行”專業運輸車隊,剛剛完成兩次戰疫物資免費運輸任務。
2月14日,為全力支持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濟南消防救援支隊首批采購70臺消毒彌霧機支援武漢。
2月22日,針對黃岡市重癥患者較多、縣(市)定點醫療機構ICU床位設置不足等情況,山東省對口支援黃岡市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會同黃岡市委、市政府和有關專家,研究提出了援建ICU床位等一攬子措施,之前,山東援助的5臺負壓救護車已經運抵黃岡,并第一時間分配至團風、浠水、蘄春、武穴、黃梅5縣(市)定點醫院。
截至2月底,山東省屬國有企業捐款捐物1.31億元,省屬企業干部職工愛心捐款8200多萬元。
連日來,各種工農業物資從山東各地生產、裝貨、發車,源源不斷送往湖北。
山東搬家式支援的底氣,是山東工農業高速發展的硬氣!
全國人民是一家,山東湖北是姐妹兄弟,為了姐妹兄弟,山東既“溫情”又硬核!
支援湖北,山東省委副書記、山東省對口支援黃岡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指揮長楊東奇,副省長、前方指揮部副指揮長孫繼業先后隨隊出征,兩位副省級領導親臨一線指揮。
在這場嚴峻的疫情面前,下好疫情防控的全國一盤棋,關鍵在責任包干、落細落實。山東舉全省之力迅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展現出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和濃厚的家國情懷。
截至2月27日,山東累計發往湖北等地口罩2164萬多只、防護服30萬多套、防護面罩38萬多只、護目鏡13萬多只、消殺用品2800多噸,捐贈蔬菜、水果等農產品近3700噸。通過紅十字會和慈善總會,累計向湖北捐贈款物7.4億多元。
山東的支援已經成為一種現象,那就是真誠與擔當!
不知道你是誰,但知道你為了誰
濟南公交公司車隊值班員彭志強對車輛進行深度消毒(濟南公交供圖)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春節,大家過得緊張而又特殊。一批批黨員干部堅守抗擊疫情前沿,與廣大人民群眾一起,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大家都別爭了,我去,我是黨支部書記,這個時候我必須沖在前面。我身強力壯,你們都不如我,我去最合適?!?/p>
在濟南市萊蕪區高莊街道老君堂村,黨支部書記亓玉剛帶著鄉村醫生,每天前往排查出的4名武漢返鄉人員家中,檢查其身體狀況,并每天為其送去生活物資。在需要接觸這些人員時,亓玉剛總是第一個站出來承擔起任務。
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嚴格的網格化管理在山東省各地層層鋪開。莒南將全縣劃為1338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一位黨員網格員,全天候監督、巡查。借助信息化平臺,將鎮街、片區、社區、網格四級防控力量鏈接。
在大家都居家防護的時候,還有一些人,冒著風險每天奔赴工作崗位,他們用執著的堅守,無悔的信念,演繹著一個又一個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
濟南公交公司值班員彭志強的妻子從成都過年回來,須居家隔離,為了能在抗“疫”一線工作,彭志強搬到車隊住,妻子居家隔離,他與家人“隔離”。
加班開展有關違法案件網絡偵查工作時,突發腦溢血倒在工作崗位上,在母親生日那天犧牲在“戰疫”一線的山東泰安民警李弦。
還有為防疫前線供應蔬菜的壽光菜農;保通信暢通的聯通工作人員;交通戰線的公交人員、鐵路人員;下沉社區,為居民安全站崗放哨的基層干部;保障城市潔凈的環衛工人;當然,還有我的同行——新聞記者們。
他們,沒有人關注,但是我們的生活離不了他們,防疫前線的戰士們離不了它們。
濟南七里山銀座奧特萊斯店的王女士說:“民以食為天。疫情期間,大家都不出來了,我們得正常上班,我們也是戰斗在一線!”
為了打贏這場戰爭,面對疫情肆虐,這些不知名,不知道是誰的無數的普通人,為了一個共同目標,同樣夜以繼日的堅守著崗位。
防疫復工兩不誤,齊心協力不負春
當地政府和企業領導在出站口迎接復工返崗人員,依次走出車站,去往指定大巴車回礦(隔離點)。(山東國資委供圖)
人勤春來早,奮蹄正當時。
與新冠病毒的較量我們必將勝利!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不會改變。
抗擊疫情,多生產一份物資,就多一重保護。面對復工復產,山東“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幫助企業協調解決資金、設備、用工等難題,為企業復工復產、擴大產能掃除障礙。
山東全省上下科學統籌,細致安排,兩手抓、兩不誤,全力以赴加快項目建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業復工項目開工,確保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兩不誤。
濟南,24小時受理復工申請,24小時內給予答復;青島,出臺復產復工“18條”政策,著力減輕企業負擔;淄博,重磅出臺“十二條”,“真金白銀”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為保證復工達產,山東省屬國有企業有的采取包車、包機的方式點對點接回省外職工;有的企業把二線、三線職工充實到生產一線,解決一線職工不足的問題;有的企業加快線下業務向線上轉移,實現非標業務線上無接觸辦理。
2月24日,在山東港口青島港董家口港區糧食筒倉二期工程等建設現場,總投資210億元的山東省港口集團2020年首批重點建設項目在山東港口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渤海灣港集中開工,向全球港航業傳遞山東港口通過重大項目建設克服疫情影響、提速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據山東省工信廳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27日,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開工26582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98%,復工人數394.73萬人,占職工總數的74.1%。
山東,防疫復工兩不誤,齊心協力不負春!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