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市北區水清溝街道: “小巷總理”張華堂每天轉戰抗‘疫’一線10余小時

    自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以來,面對重重困難,市北區水清溝街道樂安路社區黨委書記,張華堂每天堅守在社區防控第一線,帶領社區工作人員、網格黨員、志愿者沖在前方,逆向而行,而作為“小巷總理”,更需要全面分析、統籌謀劃、精細組織、精準施策,為轄區居民筑起防護堡壘,守護居民的生命健康防線。

    接到疫情防控阻擊命令時,張華堂正借著春節假期在老家陪伴94歲的老父親,他二話沒說馬上購買第二天早班車返回青島立即投入到疫情防控戰役中。住戶情況摸底、防疫科普宣傳、為隔離人員服務、樓院全面封閉管控一項項工作接踵而至,防控阻擊任務異常艱巨。

    結合社區人口多、開放式樓院多的實際情況,他號召社區網格黨支部成員全面參與到疫情防控當中,先后招募社區志愿者70人充實網格,充分發揮社區居民自治的力量開展疫情阻擊工作。開放式老舊小區,沒有物管,怎么封閉?疫情防控形式嚴峻,工作不能馬虎,所有工作重點簡化為一個字“嚴”,即“不漏一人,不漏一車”。找到必經的小區主路,封閉一頭,“扎緊”一頭,設立防疫點,派人駐守,車輛登記發放出入證。有著多年基層工作經驗的張華堂總能結合社區實際,迅速找到落實辦法。樂安路社區先后封閉開放式樓座79個,設置小區管控點8個,發放社區車輛出入證800余個,有效提高轄區居民管控效率,一面面飄揚的黨旗,畫定了社區防疫安全紅線。

    疫情阻擊戰以來,張華堂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每天堅持到各管控點巡查指導、細化管理措施,與工作人員一起摸排企業商鋪、省內外返青人員情況。他的手機堅持24小時開機,夜間不管多晚隨時聽候命令到機場或者高速路口接回重點區域返青人員并送到居民家中實施自我隔離。

    “封閉起來,更有安全感”、“管得好,才能保護得好”。樂安路社區的戰“疫”措施,也感動著廣大的轄區居民。有對夫妻看到志愿者們辛苦工作,用自家簡易小車拉來了6箱牛奶,有的居民送來了水果、口罩、消毒液,他們紛紛用行動表達著對社區工作的肯定。

    “才送的口罩,又送菜,太感謝了”。居家隔離人員、孤寡老人、行動不便的居民日常生活也被張華堂帶領工作人員一并承擔了下來。“社區平臺雖小,可離居民近,管的就是居民的一件件小事,工作雖然雜,卻依然承載著我們的初心和使命。疫情面前,我們更應該做好為民服務工作,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睆埲A堂說。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 記者 姜姍 通訊員 劉曉靜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