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全國首批保稅混兌調和原油在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出庫通關

    2月25日,1.99萬噸原油從青島西海岸新區董家口港原油保稅倉庫完成出庫進口通關手續,輸往山東地方煉油企業進行下一步加工生產,這是全國首次實現保稅混兌調和原油出庫通關。

    2019年8月2日,國務院印發了《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其中,“允許自貿試驗區內注冊企業開展不同稅號下保稅油品混兌調和”是青島片區重要的制度創新目標。自貿試驗區批復以來,西海岸新區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狠抓試點任務落實,為業務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2020年1月19日,兩批次儲存在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董家口港區不同保稅油罐的2萬噸進口原油,在海關監管下啟動混兌調和,這是全國范圍內首次開展保稅原油混兌調和,標志著山東自貿試驗區首個油品政策項目正式落地。目前已有26萬噸用以保稅混兌的進口原油進入保稅倉庫,后續原油也將根據需求開展混兌調和后陸續進入國內市場。

    山東作為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集聚著40多家地煉和石化產業,總煉油能力1.65億噸,產能占全國地煉企業產能總量的60%以上。2019年,我國進口原油約5.06億噸,居世界第一。其中山東口岸進口1.65億噸,占全國原油進口量的32.5%,居全國首位,占全球貿易量的7%。

    煉廠從全球采購原油后通常不能直接使用,而是需要先根據不同的生產裝置和產品需求,進行一定配比的混兌調和。此前,我國地煉企業使用的是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混兌的原油,致使到岸原油價格大大增加,影響和制約了國內原油煉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首創的保稅原油混兌政策,極大提升了國際貿易便利化水平,滿足不同生產企業的個性化需求,緩解生產企業小批量購買的資金壓力,推動國內原油煉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升青島乃至山東保稅現貨原油市場競爭力,帶動和實現油品貿易、金融、航運等為一體的全程物流供應鏈發展。

    據悉,預計2020年,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保稅原油混兌業務將達30萬噸,新增外貿進出口額約9億元人民幣,并帶動航運物流業發展,助推青島打造國際航運樞紐和我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