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拭子采集是用于患者核酸檢測,當患者鼻部、口腔暴露在空氣中,檢驗人員需要快速、準確地完成這一采集工作。
2月24日晚,結束一天工作的朱旭朋、牛文燕剛想換衣服喘口氣,突然接到緊急任務,為出院的病人上門進行鼻、咽拭子采集。接到采樣通知后,經過培訓的兩人承擔起此前從未正式操作過的標本采集工作,盡管演練了無數遍,看上去很熟練了,但兩人內心還是有些忐忑。無暇顧及許多,兩人迅速穿好防護服,冒著細雨趕往病人家中。其實,采集鼻、咽拭子標本時,會要求患者摘下口罩,并且采集過程中由于棉拭子刺激,病人可能會出現咳嗽、打噴嚏、嘔吐,這樣面對面的風險很大!檢驗科的兩名檢驗師互相配合,一邊輕聲安慰患者,一邊熟練的將棉拭子伸進患者鼻腔,采集完鼻部,又重新拿一棉拭子采集咽部,順利的采集完標本,患者只是表現出些許的不適,沒有引起噴嚏和嗆咳等不適現象,兩人懸著的心落了下來。
截止2月26日短短三天,兩人已連續為企業復工人員、特殊人群進行采樣達到159例,每個人都采了兩次,連采兩天。
45歲的朱旭朋和46歲的牛文燕在檢驗工作崗位上一干就是25年,也都是老黨員了,她們說“我倆是黨員,最危險的地方就應該有我們黨員的身影”!兩人冒著隨時被病毒感染的危險,義無反顧的沖在了一線,發揮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體現了衛生健康工作的責任和擔當。
通訊員:徐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