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峰會時代,打造開放、現代、活力、時尚之城成為了青島的發展目標。無論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還是自由貿易試驗區,“向海而興”都是青島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F在,青島把港口作為開放發展的重要抓手,發起了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
依托歷史定位與戰略資源,市北區肩負起作為主城核心區的責任與擔當,即將在迭代換新的宏偉藍圖上振翅起飛。圍繞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攻勢和港區稟賦,立足航運、貿易、金融和郵輪四大主導產業,市北充分發揮國際郵輪港區的地標優勢,以此帶動青島西部老城轉型發展,助推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
為更好地保障大港區域在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中的絕對優勢,充分發揮港區載體增量與周邊歷史街區載體存量的協同發展效應,市北區將七大歷史街區作為建設創新中心核心區豐富的產業先期承接載體,以保證大港片區的產業落地和聚集。
疫情來襲更顯市北區在全市開放大局中的擔當。2月18日起,結合館陶路、四方路、武定路、長山路、黃臺路、三江路、無棣路七大街區的現狀條件、歷史文脈、協同融合等因素,市北區將圍繞七大歷史街區的產業項目招商工作進行預熱,之后開展創新中心核心區 “七大歷史文化街區 ”線上推介啟動暨重點項目網上簽約活動。
文化黃臺,見證老城區百年歷史滄桑
漫步黃臺路,蔥蘢的草木與日式建筑交錯,街道的環境靜謐而愜意——這里仍保留著記憶中老市北的風貌。三步一個舊址,五步一個老樓,在這條長700多米的街道上,一處處歷史保護建筑經歷了歲月的打磨和時光的浸染,不僅成為了島城百年歷史的見證者,更是城市生動的標本和活名片。
黃臺路原名叫小鮑島街,現今被市政府列為“舊城風貌保護區 日式建筑一條街",黃臺路歷史街區則指的是位于大連路、貯水山路、黃臺路的圍合區域,這里原為在青日本僑民聚集地,現存有大量日式建筑,總占地7.2萬平方米,征收房屋總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共728戶,有59棟歷史保護建筑,其中,日式建筑約30棟,德式建筑6棟。
黃臺路街區內大量日式風格的歷史建筑均是在民國政府時期修建的。1914年日占后,“小鮑島街”改名為“三笠町”,街區的周邊定位也成為了日本僑民居區。此外,當時還修建了西本愿寺、日本高等女子學校、青島神社和若鶴公園,貯水山也改名為若鶴山。據了解,二次日占時期、建國前后,黃臺路上的建筑絕大部分是日本人的住宅,同時也存在昭和海運公司(1號)、極東公司(72號)、大信公司、謙和洋行、岡野建筑事務所、大同組(從事建筑業)以及朝鮮貿易協會等少數機構。
2017年3月,遼寧路街道啟動了黃臺路片區征收項目,周邊涉及700余戶居民將進行異地安置,以“文化黃臺,品質生活”為主題,市北區將黃臺路歷史街區打造成一條復合化特色居住休閑服務帶、特色文化遺存體驗帶、生態化特色景觀示范帶,在滿足本地居民的需求服務上,黃臺路也成為一張青島歷史街區的文旅新名片。
集聚高端財務管理產業,盤活黃臺路稟賦條件
2020年,以抓住核心區建設為歷史契機,打造青島開放與創新高地成為了市北的機遇。以新航運、新貿易、新金融為核心,市北區計劃大量集聚港區特色產業項目。為更好的服務于航運、貿易、金融三大核心產業,初步形成“金融放大貿易,貿易撬動航運”的產業融合發展生態圈,市北區計劃聚集一批高端財務管理資源來實現配套發展。
為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結合黃臺路的區位優勢,市北區計劃在黃臺路歷史街區聚集高端財務管理產業。接下來,市北區將針對黃臺路歷史街區定向集聚一批國際、國內知名會計師事務所,輔助核心產業聚攏背后的企業資源、項目資源、稅務資源。
記者從市北區獲悉,即日起邀請企業家擔當市北開放發展的“主角”,攜手開創一條開放創新引領老城區高質量發展之路。
想了解更多招商信息,可掃描下方二維碼填寫官方報名表: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