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記海慈援鄂醫療隊急診科護士陳東旭

    2月22日,是援鄂醫療隊急診科護士陳東旭28歲的生日,這是他最特殊、最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個生日。陳東旭想起出發前同事和家人的關心和支持,心懷感激,他說,“感謝領導們的信任給了我們這次馳援武漢的機會,還有家人以及同事們的關心和祝福。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我們所有醫護人員都在第一線,我們只不過在不同的地方并肩作戰,我們有信心也有實力打贏這場戰爭。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我們是人民的衛士,我們是海慈人,我們是逆行者,等我們凱旋,再相聚?!?/p>

    陳東旭和隊員們抵達武漢開展醫療救援工作已經10多天,從一開始茫然緊張到現在得心應手,他們經歷了各種嚴格的培訓合格后上崗。到達的第一天夜里甚至來不及多休息,隊員們反復練習穿脫防護服的標準步驟,直到熟練為止。

    2月16日陳東旭進入隔離病房值夜班,晚上23點他接到通知要轉入一名重癥患者,患者呼吸、意識、血壓、血氧都不平穩,陳東旭立即通知醫生,床旁備心電監護、氧氣罐、面罩、無創呼吸機等儀器設備,搶救準備有條不紊地快速進行著。接到病人后,發現其血氧只有76,而且痰液粘稠,無法自行咳出。陳東旭和同班隊員默契一致,迅速給予拍背吸痰。

    此刻給病人吸痰是個非常危險的操作,但在搶救生命面前,陳東旭和同事們來不及多想,迅速行動起來,提高患者的動脈血氧分壓,經過大家的努力,病人的情況終于穩定,陳東旭才放下心來,盡管此時大家已經被汗水濕透了衣服,“雖然濕透的衣服穿著有點冷,但一切都是值得的!感覺很欣慰,成就感很大!” 陳東旭說。

    隔離病房里,這位一米八的山東硬漢也常常被感動。有一天他給一位阿姨患者做完護理,阿姨輕聲說了一聲“謝謝你,謝謝你們青島醫生護士來幫我們!”陳東旭說,“阿姨一直在感謝我們這些從青島來到武漢救援的人,特別理解我們的工作,很配合治療,也許生病的她真的想孩子了,對我們也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父母是陳東旭心中最柔軟的部分。在疫情發生時,陳東旭就問過父母“我要去前線支援,你們同意嗎?”父母雖然心里不舍,但是嘴上只說了一句“保護好自己”。他們隨時關注著武漢天氣,叮囑他出去上班多穿衣服,出門一定戴口罩,在房間里也可以多運動一下,每天開窗通風,做好消毒……生活小事中,一言一語飽含著深深的愛與支持。

    陳東旭在急診工作5年,平常接診的病人也是急危重癥患者居多,搶救任務緊急,在急診工作練就的快速準確反應能力讓他更能適應武漢一線的抗擊疫情戰斗。從出征那一刻起,陳東旭懷著“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同時,他還有一個夢想,期待櫻花盛開時,便是疫情結束時,大家一起去武漢大學看櫻花開遍每個角落!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陳棟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