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終于在凌晨吊完了吊瓶…多少次強忍淚水,2020年的開始是全世界都處在悲痛之中的,在此感謝家人、朋友、同事的關心與支持,沒能繼續與你們奮戰在疫情防控的一線,感到愧疚,待歸來定當不辱使命。祝愿每一位親愛的身體永遠健康,待春暖花開,我們共看車水馬龍。”這段話摘自于青島西海岸新區鐵山街道網格員李娜的朋友圈。
2月6日,李娜兩歲的孩子已經病了三天了,全身出疹子,發高燒,嘴唇充血干裂滲血。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李娜和她的丈夫都在抗疫一線執勤,每天在高速卡口檢查過往車輛,兩口子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只能上網查詢孩子的情況,得知是川崎病,如果再拖下去會加重病情,引起冠心病等其他狀況。李娜這才向領導請假,抗擊疫情在緊要關頭,放不下工作的她心里很內疚,她說:“我們班少一個人,意味著其他同事就會承擔更多的工作,替我擔起這個防疫的責任,心里不是滋味?!?/p>
作為網格員,李娜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此時正是發揮自己力量的時候,一名網格員就是一面旗幟,大疫當前,社會治理專職網格員多一分擔當,全區人民就多一分安康。作為網格員沒有豪言壯語,唯有“疫情不退,我們不退”的誓言與堅守。
孩子在青島住院7天,除了媽媽誰也不讓靠近,她從早上開始照顧孩子洗漱、吃飯,接著等待醫生查房,每當聽到醫生臨床診斷病情在好轉的時候她都會在想:我又可以去一線了。
出院第二天,病還沒有完全恢復,她就把孩子放到了公婆家里,由于孩子不適應和媽媽分離,開始大哭,要跟媽媽走,媽媽關門的那一刻提高嗓門“訓斥”了孩子“不許出來,在家聽奶奶的話,媽媽打敗病毒就回來,抱著寶寶講故事。”她轉過身下了樓。
這個故事是媽媽欠孩子的,也是我們欠所有在抗擊新冠肺炎一線的工作者的。就像李娜寫的那樣:待春暖花開,我們共看車水馬龍。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所有的健康與安寧都會再來。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