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沒有誰是旁觀者,大家都是參與者、戰斗者?!鼻鄭u膠州市里岔鎮黨委書記劉京明說,自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全鎮1000多名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積極加入到疫情防控一線,用愛心和奉獻守護著群眾的身體健康。
巾幗志愿者不讓須眉
“嫂子,怎么又來啦,這還有很多大碗面,足夠我們吃的了?!?月19日上午,在青島膠州里岔鎮王子山村的疫情防控檢查點,執勤人員逄煥江從志愿者孫香梅手里接過“愛心午餐”,打開一看竟是爐包,“水餃、饅頭、面條,幾乎每天都不重樣,吃著暖心又暖胃。”
“吃好喝好,才有力氣值班。”孫香梅笑著說,看著大伙24小時在崗,經常吃冷飯、吃泡面,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幫他們改善一下伙食,讓值守人員吃上暖飯。
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里岔鎮200多名巾幗志愿者,主動請纓、走街串巷,在做好村莊站點后勤保障的同時,既當“宣傳員”又當“戰斗員”,每天在村莊大喇叭播報戰“疫”動態,傳播防疫知識;利用微信在家庭群、朋友圈號召不聚會、不出門、戴口罩、勤洗手;村莊人口排查、站點值班,她們也同男同志一樣堅守崗位。
文化志愿者以筆為槍
“新型肺炎來勢洶,病毒蔓延病情重,里岔上下齊動員,防控!”2月8日晚,譚家三村檢查點的文明實踐專管員劉忠芳,一邊在村口的板房執勤,一邊帶著志愿者們排練新創作的三句半。
為鼓舞士氣,里岔鎮建了鄰里藝術團微信群,邀請膠州市文化志愿者在群里給文藝帶頭人們指導點評。
目前,《抗疫三句半》、快板《防疫戰》、小品《特殊婚禮》等一批文藝作品新鮮出爐,以群眾聽得懂的語言和方式,展現了全鎮疫情防控的舉措,以及取得的防控效果;里岔鎮文化志愿者在抗疫期間創作的剪紙、繪畫、小戲等鄉土文藝作品,充滿里岔鄉音的抖音小視頻,同樣深受當地村民喜愛。
“文藝工作者雖無法前往一線,但同樣充滿火熱的激情,在文藝戰線上吶喊聲援?!蹦z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教育工委書記馬錦秀說,文明實踐凝聚戰“疫”合力,“抗疫版”的文藝作品更加振奮人心,激勵著廣大市民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和甘于奉獻的實際行動應對疫情。
最美膠州人引領“潮流”
“俺姥姥說,年紀大了出不了力了,給村口的年輕人買點吃的,別凍壞了身子?!?月5日上午,盧吉偉代表105歲的姥姥宋杜氏,來到西張應村檢查點,送上了500元捐款和百歲老人的心意。
宋杜氏家庭是2017年當選的膠州市文明家庭,宋杜氏也是里岔鎮東張應村最長壽的老人,她明理善良而且非常幽默,在她的教育和影響下,四個女兒都家庭幸福、友善和睦,女婿、外甥也都積極參加村莊的義務執勤。
在疫情阻擊戰中,“青島文明市民”“最美膠州人”“最美里岔人”等先進典型紛紛請戰,為戰“疫”一線捐款捐物、或出人出力。
“兒子按期成婚,但特殊時期,謝絕賓客,只求祝福!”1月31日上午,寺西村村民張桂法在微信上群發了這一特殊“請帖”,決定正月十三在自家院子里,給兒子兒媳舉辦了一場只有雙方父母見證的婚禮。
作為村文書的張桂法說,近些年來,膠州市文明實踐落地開花,里岔鎮也不斷推進移風易俗,黨員干部都帶頭從簡操辦紅白事。“婚禮只是一種形式,小兩口日子幸福才最重要的!”
為進一步發揮典型引領作用,里岔鎮還專門開設“保衛家園英雄榜”,每周兩期定時推送在戰“疫”默默無聞的奉獻者;開展戰“疫”之星積星活動,鼓勵群眾通過做好事“賺”取星牌,三星獲得者將直接榮獲“最美里岔人”稱號,接受大張旗鼓的表彰。
目前,膠州共有20000余名文明實踐志愿者沖上疫情防控第一線。在村莊、社區主戰場,65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7900余名志愿者,在路口值班站崗、為公共區域消毒;在火車站、汽車站、高速路出口等25個交通卡點,1421名機關黨員干部志愿者24小時不間斷檢查車輛;1000余名心理服務志愿者分9個小組,開通心理援助熱線、啟動社會心理服務云平臺,線上線下統籌14家衛生院,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24小時在線心理咨詢;社會志愿服務隊對全市重要場所陸續進行消毒消殺工作,成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補充力量。
通訊員 劉偉 張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