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 蔣世龍 通訊員 張清皓) “張某某您好……現在依法向你送達起訴狀副本、應訴通知書、開庭傳票……請您準時于2020年2月28日9時參加互聯網庭審,手機登錄鏈接……”2月12日,居住福建省的當事人張某某收到一條法院12368訴訟服務熱線推送的送達消息。
疫情當前,青島市李滄區人民法院辦案人員借助山東省法院統一部署的電子送達平臺,通過電話語音、短信推送等方式,向案件當事人進行送達,通過互聯網智慧辦理,既保障了正常的辦案節奏,又避免了人員往返感染風險,讓群眾切切實實感受到了便利。
電子送達平臺界面。
該案為一起買賣合同糾紛,送達人員在電話中確認張某某的身份,并得到其明確同意接受電子送達的表示后,在平臺上選擇相關需要送達的文書,一鍵點擊便可完成送達,并向當事人發送短信。當事人打開短信便可瀏覽獲取相關訴訟信息,并點擊附帶鏈接接收有關文書。軟件后臺則自動生成短信送達存根,回傳至辦案平臺。通過這種方式,張某某足不出戶就參與了訴訟活動,并將通過互聯網調解和庭審等方式,與原告方處理有關事宜。張某某還專門給法官打了電話,表示“電子送達便民利民,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免去了我們從外地到青島處理糾紛的安全顧慮,為法院的創新舉措點贊?!?img src="/assets/libraries/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spacer.gif">
短信送達存根界面。
短信送達木模板。
據悉,李滄法院自2019年上線運行由山東省高院研發部署的電子送達平臺,該平臺集約設置電話語音、手機短信、電子郵件、委托、公證等8種送達方式,并與法官辦案平臺、訴前調解系統、電子簽章系統、郵政EMS系統等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實現文書自動生成、電子印章自動嵌入、信息自動回傳、郵寄一鍵可辦等功能,極大減少了辦案團隊的事務性工作量,同時為群眾參與訴訟提供了更加實實在在的便利。
春節假期結束后,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李滄法院已依托電子送達平臺完成送達128件,其中語音短信送達21件,郵寄送達107件。借助平臺完成通知延期、變更庭審方式等訴訟事項356件次。以“零”接觸、高效率辦理送達工作相關事宜,助力打贏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
(審校 劉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