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張海杰 通訊員 茍小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青島市城陽區全面部署,全員動員,全民皆兵,全區上下進入戰時狀態。在抗擊疫情的前線,城陽派出所里有這樣一些特殊的群體,生活中他們相知相守,工作中他們并肩作戰,憑借共同的信念成為抗疫戰場上惺惺相惜的戰友,他們就是“雙警家庭”。
劉樹婷、騰祥飛:兌現不了的“早點回家”承諾
自從來到城陽派出所工作,劉樹婷就一直從事社區相關內容,從社區民警到社區內勤,經歷了三年基礎攻堅戰、上合峰會等各類大活動的洗禮的她,對社區工作早已駕輕就熟。即使這樣,近幾日來面對鋪天蓋地涌來的疫情防控工作,她也一時之間忙得焦頭爛額,辦公室的電話幾乎不會停下,不是在反饋情況就是在對接隨訪?!半S訪任務不分晝夜,都是急需處理的,有時候接到上百人的隨訪任務,時間不等人,只能自己先打電話進行初步對接。”
從初一至今,樹婷日夜奮戰在信息統計中,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已經實行半封閉管理的小區門衛已經認識這位天天“遲到”回家的女民警,家中的兩個孩子每天晚上固執地等到媽媽回家,劉樹婷既感動又自責,但是答應孩子的“第二天早回來”卻一直沒有兌現。
她的老公騰祥飛同樣是一名奮戰在一線的公安民警,年前剛剛動完手術,還在恢復期的他顧不上身體就奔赴前線,堅守在工作崗位,這段時間倆人幾乎沒有同框出現過,孩子只能托付給遠道而來的父母照顧,在這個特殊時期,他們卻從不后悔,從未后退。
劉秀霞、林輝禮:用“戰友情”替代家人間親情
面對來勢洶洶的肺炎疫情,作為雙警家庭,劉秀霞和丈夫并肩出發,分別堅守在抗疫一線,在嚴峻的疫情防控實戰中考驗黨性,錘煉作風,不退縮,敢擔當,多措并舉,在特殊時期用科學的防控措施踐行為群眾服務的初心和使命。
戶籍窗口人流復雜,劉秀霞劃分出等候區域,控制大廳人數,引導群眾保持安全距離帶好口罩。拍照間封閉狹小,群眾又需要摘下口罩拍攝,她就采取一人一消毒的方法,讓群眾在辦事的同時沒有后顧之憂。
疫情期間,她將“青島微警務”等網上辦事平臺宣傳畫報張貼在醒目位置,向辦事群眾推廣新型服務平臺,引導群眾居家辦、網上辦,既可以滿足群眾的辦事要求,又可以避免因出行辦事造成的交叉感染。
每一位戶籍同事的安全也是她日日掛懷的事情,除了叮囑大家加強自身防護外,她還帶頭承擔起衛生和消毒工作,從大廳門把手到拍照間,不放過任何一處病毒藏匿角落,讓群眾放心辦事,讓“戰友”安心工作。
工作上處處思慮周詳措施得當的她,卻無法分身陪伴在身體不適的母親身邊,只能托付給女兒照料。工作上的敬業和激情深深地感染著身邊同事,她說:“我們服務窗口不僅要‘不打烊’,還要做到比平時更高的服務標準,讓群眾感受到我們公安隊伍對打贏這場疫情狙擊戰的決心和信心”。
欒丹陽、黃驥飛:一家三口用視頻緊系長相念
欒丹陽是城陽派出所負責宣傳和案件的內勤民警,在疫情防控期間,不管是社區民警的社會隨訪還是執勤民警的執勤檢查,還是協助辦案民警帶女性犯罪嫌疑人去醫院體檢,都能找到她的身影,用手中的鏡頭記錄一切,然后用文字將公安民警工作狀態寫進大眾視野。
防疫期間隨訪任務變得異常繁重,她和其他內勤成員一樣盡可能地予以協助。有一次晚上,加班到十點鐘才回家,進門就看到自己一歲半孩子通紅的雙眼,不斷詢問家人才得知孩子哭了一個多小時,一邊哭著一邊喊媽媽,但是怕耽誤欒丹陽工作,一直跟她說寶寶在家里表現得很好不用擔心……聽到這些,一種說不出的心酸涌上心頭。
孩子的爸爸也是一位公安民警,作為派出所的年輕干警,疫情期間他每天都需要奔波在一線,負責武漢回青人員的勸導工作、武漢籍人員住宿的摸排工作以及高速口的夜間執勤檢疫工作,晝夜不停,這都是他的日常。
這幾天來,他經常住在所里,“每天接觸的人員太雜,孩子小也不敢回家了”,七八天來孩子只能通過視頻見到爸爸。這個家庭的一家三口總是分隔城市兩端,但是忠誠履職的職業信念讓他們緊密相連。
雙警家庭的特殊工作性質注定了很難兼顧好家庭與工作,工作中他們是人民警察,需要為公安事業盡忠職守、默默奉獻,生活中他們是普通夫妻,柴米油鹽過著平凡卻不簡單的日子。他們常常因為這樣的雙重身份失去團聚、過節、朝夕相伴的機會,然而也正是因為無數個這樣“小家”的無私奉獻,才守護住了“大家”的和諧與安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