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她們是一個光榮的集體,她們是青島市精神文明單位的優秀代表,她們有的初為人妻,有的初為人母,有的剛剛大學畢業走上新的工作崗位,她們是青島市市南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避險是人的本能,但有這樣一群巾幗英雄,偏偏敢于直面危險,穿上白色戰衣,義無反顧投身于戰斗中。有的撇下了幼小的孩子,有的夫妻相互支持一起奔赴戰場,有的忍受著不能回家的痛苦……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打贏抗疫戰,巾幗有力量!她們舍小家為大家,她們來自四面八方卻共同擁有一個名字——逆行者。
疫情防疫狙擊戰打響以來,記者深赴市南區基層防疫一線采訪了市南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奮戰在疫情防控前線的9位女孩,她們大多數是90后,平均年齡27歲,每個人卻都能獨當一面,當疫情來臨,她們化身現代的花木蘭,散發出耀眼的光芒,且聽她們娓娓道來……
宋俊穎:“聞戰則喜”,但是看看每天持續上漲的確診病例,卻怎么也喜不起來。年前在市南區確診了山東省首個病例,各級領導即刻采取應急措施,成立應急分隊。作為黨員的我積極響應,做好培訓和向導,詢問和提煉市民信息。家人也給予我最大的理解和支持,讓我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這場防疫戰斗中。帶著“四個一”醫學觀察包(一副口罩、一瓶消毒液、一瓶酒精、一張宣傳單),我上門對密切接觸者進行健康告知,并囑咐他們居家隔離觀察,指導他們注意事項,為狙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李惟妙:這是我二十多歲以來第一次沒有回家過年,爸媽臘月29花費5個小時車程過來本想一家人團聚,但我臨危受命,只在車上與他們相聚了短暫的10分鐘。最初因為壓力過大自我調整不好有被批評過,也崩潰過,但是想到家人們還在遭受疫情的折磨,便更希望竭盡所能,打贏這場“戰疫”!工作上的我剛剛轉正,但這也是對我的一次考驗和進步。作為信息匯總上報人員,隨著防疫工作的逐步開展,數據和報表逐漸增多,我必須實時更新數據情況,確保其準確性。身體雖然會疲憊但心里卻越發有了干勁,相信很快我們就能取得“戰疫”的勝利!
于瀟榕:2003年的SARS,爸爸是疾控人,媽媽是醫生,那個年代沒有微信朋友圈,沒人知道孩子獨自在家是如何擔心父母,更鮮有人知那一代疾控人和醫護人員都經歷了什么??墒歉呖继顖笾驹笗r我毅然決然選擇醫學,17年后,我跟父親成為并肩作戰的戰友。自疫情發生,我每天穿梭于醫院轉送疑似病人的標本;走家串戶采集密切接觸者的標本,不停的穿脫防護,沒空上廁所不敢喝水又怕虛脫;當我提著沉重的轉運箱爬不動樓梯又不能停下的時候,覺得自己真的是個戰士。這場“戰疫”里,天下醫護是一家,無論我們在什么崗位,身處什么樣的境遇,我都希望戰友們挺?。〗涍^這場磨煉的我們值得更好的明天!祖國,必勝!
魯芫君:從疫情發生那天起,我們就開始近24小時不停歇的工作。我的老公也是政府工作人員,他負責進社區進行排查,我們常常一天說不上幾句話。這個假期原本計劃好好陪伴一歲多的女兒,但現在只能把她交給奶奶照顧。身為后勤保障人員,我深知前線同事奮斗的不易,明白防護用品對他們來說是多么重要。我們對應急物資進行了詳盡的梳理,每天打幾十個電話多方聯系廠家,無論多晚都會為流調隊員進行物資補充和加班餐的供應。作為成長起來的90后,我們已經能夠擔當起責任扛起大旗,一定能取得戰斗勝利。
王秋憶:疫情就是命令,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疾控人責無旁貸!在接到通知后我第一時間退掉了回家的車票,把回家過年的想念都抹掉。獨身在外的我面對家人的牽掛都是回復:請爸媽放心!。有人問我你不害怕嗎?我說我不害怕,因為我選擇了這個專業,選擇了疾控的工作,我就要敢于擔當??吹揭惶斓酵硗聜兠β档纳碛?,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念,我要和大家一起戰斗,一起打贏這場“戰疫”!
張穎:回想1月19號接到任務時,說要參與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沒有一絲緊張那是假的,心里多少還是有些恐懼和忐忑。但是當看到同行前輩們堅定、泰然的表情,自己瞬間也充滿了信心,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流調、送樣后,經過市省國家三級復核后該例疑似病例被確診,并且在接受治療后于前幾日已治愈出院,這給我們的疫情防控工作又增添了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繼續向老同事學習,爭做合格的疾控人。
王寧:在市南區疾控中心工作一年半了,之前接觸過的“疫情”都是在課本里面,沒想此刻就真實地發生在我的身邊。退了回家的車票,來不及恐慌和擔心,我便投身這場無聲的“戰疫”。從流行病學調查到應急物資配發,每一項工作都需要做到細致。穿上隔離衣去醫院與病人近距離接觸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查清楚病人所接觸之人、所到之處,不能有任何遺漏;應急物資配發要對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物資清點清楚、記錄明白,讓物資都用在刀刃上,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我深知做好自己本職工作是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的兵刃,我深信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定會贏得最后的勝利!
張平:“養兵千日,用兵一時”,2018年結束八年“學醫路”的我進入市南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從年前第一例確診病例停休以來,區、市疾控中心承擔著現場流行病學調查、采樣送檢、密切接觸者追蹤、審核網絡直報疑似病例等重要任務,為防止疫情擴散,立即成立了4個24小時應急小分隊,盡管每天只能睡3、4個小時,但是面對這場防疫戰斗的我們依然信心滿滿。在與街道社區協同工作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人民群眾的恐慌心理,看著每天持續上漲的確診病例感到非常揪心,但我們相信,經過科學家、院士、疾控人、醫務人員等一線團隊的共同努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很快就會變成疫苗可預防的乙類傳染病之一。
王如欣:畢業之后我就到市南區疾控中心工作了,其實之前雖然在學校中學習的就是預防醫學專業,但是沒有想到剛工作不久就遇上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內心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堅定,這是我的工作和職責所在。雖然經
驗不足,但是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做好一切,我相信春天很快會到來。我剛新婚不久,今年也是我第一年沒有回家過年,但是家人們都很理解和支持,在擔心之余他們讓我好好完成工作,和同事們攜起手來戰勝這次疫情。我會努力做好每一項工作,青島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歲月靜好,是有人在負重前行,疾控隊伍中還有許多像她們這樣的巾幗英雄,配置消毒液、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疫區消殺都有她們的身影,她們用實際行動守初心、擔使命,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她們是最美的疾控人!疫情中的巾幗逆行者們,我們等你平安歸來!
通訊員:馬建東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