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突襲,不僅抑制了老百姓的消費,也影響了企業家的投資。冬天總會過去,春天來的時候,無論種子藏在哪里,它總得找個地方發芽。對于企業家和投資人來說,城市在危難時刻來不及細加思索的種種決策,是其綜合“操盤”能力的最直觀表現;對于企業的態度,也印證著招商材料上的“我愛你”是真的發自心底還是說說而已。
2月7日下午,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青島市舉行東華軟件項目視頻簽約儀式,東華軟件股份公司投資30億元與華為合作的鯤鵬生態項目落戶青島。身在青島的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身在北京的東華軟件股份公司董事長薛向東在線上“聚首”。
這次的簽約,是去年12月青島成為中國軟件特色名城后,首個重大軟件信息技術服務類簽約項目。
耳目一新的視頻簽約在國內還比較少見,而視頻簽約,可不是微信視頻聊天那么簡單,在保持流暢音像溝通之外,還要保持合同文本同步、保持簽約方能夠同時簽字。為此,青島專門創意開發了一個系統:
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經與東華軟件股份公司通過電話和網絡充分溝通,確定在條件成熟基礎上進行網絡簽約。從2月5日接到任務后,連同中國聯通青島分公司組織技術力量連續奮戰48小時,實施技術攻關,在“掌沃會議平臺”上成功研發出“嵌入式遠程共享文件簽約應用系統”,這一應用在5G網絡和遠程視頻技術的支持下,實現了同一文本網上同時簽字,使得視頻簽約能夠從創意變成現實,保證了簽約各環節真實有效,合同具備法律效力。
為一個視頻簽約,青島政企合力研發系統,看得出特殊時期,青島在疫情面前積極作為、創新方式進行雙招雙引的誠意——企業家想在青島推進的項目、投資青島的熱情,不能因為疫情而阻斷!困難再多也要一一克服,確保讓項目早簽約、早開工、早投產。
在正式視頻簽約儀式上,濤君注意到視頻中三方都有完整、清晰的合同內容展示,以及明確、清晰表達愿意履行合同誠意的過程,所有的展示進行完畢后,三方才正式簽字,具有了法律效應。
都說患難才能見真情。青島的態度、效率和做法,令東華軟件股份公司董事長薛向東非常感動,他坦言:
“在這特殊的日子里,青島能想出來這么巧妙的辦法進行簽約,這種一心為產業發展出主意、想辦法的良好作風使我特別感動??磥碇灰朕k法,辦法總比困難多?!?/p>
疫情防控還在關鍵時期,但城市的發展也是迫在眉睫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以遠程視頻的方式來進行招商引資等經濟活動,是特殊時期的防控需要,但更是青島對企業家的“讀懂”:讀懂了他們疫情之下面臨的發展壓力,讀懂了他們對布局未來的期盼和需求。各地政府在特殊時刻對企業的態度、做法,都會成為投資者們新的衡量標尺,而且是真正能夠在他們心底扎根的標尺。
疫情期間,青島是怎么對待企業的呢?
2月6日上午,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會見了中植企業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解直錕一行。青島的總指揮、一把手用自己的行動,展現了青島招商引資的官方誠意,也展現了防控與發展兩不誤的城市信心。
其實,在防控疫情的同時,青島已經開始為經濟工作做準備。
2月1日,青島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指出要做好全年經濟運行研判應對,按照省委“重點工作攻堅年”部署,聚焦市委中心工作,快速進入狀態,不等不靠、主動工作,努力把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
2月4日,青島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第12次工作例會提出,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持續壓實防控責任,健全防控體系,做好企業復工復產,確保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2月5日,青島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提出要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不斷塑造青島開放發展的強勢。
2月6日,青島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第14次工作例會指出,抗擊疫情要有物質保障,要正確處理好疫情防控和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把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生產、“雙招雙引”等工作統一起來,始終做到防疫情不松懈、抓發展不動搖。
危難時刻,青島的各部門各單位也迅速響應起來,各項涉企的業務,能在線辦理的盡量實現在線辦理,不讓疫情“隔離”企業的發展,拿出政策、更拿出真金白銀,來幫助企業度過這次“生死劫”,為企業發展注入市場信心。
2月3日深夜,青島出臺18條政策幫助中小企業度過疫情難關,涉及融資、用工等各個方面,成為反應最快的副省級城市。
2月4日,青島市商務局發布《青島:我們在線等您》的信,用四種語言向全世界廣泛發布,在線上展示青島雙招雙引的誠意和決心,讓線下停滯的腳步在線上跑起來。
2月6日,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聯合多家銀行,率先籌集30億元資金,作為防疫物資生產專項應急貸款(10億)和中小企業轉貸款(20億),拿出真金白銀與企業共度難關。
什么叫“城市合伙人”?就是城市會與你一起承擔風險、共進共退。與企業共進退,也確實是青島城市發展的必然要求。
如果不是疫情爆發,此時此刻城市間的招商引資應該正在你追我趕。但疫情再嚴峻,發展也得繼續,特別是對2019年已經全面起勢的青島來說,堅決完成疫情防控任務的同時,也要堅決維護好青島的發展“大勢”不被拖慢打斷。
在今年的省兩會上,青島明確提出,“堅持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發揮好青島輻射帶動作用,把龍頭城市的格局和擔當融入全省發展大局”。疫情兇猛,也只是這條征程上的一點插曲,后半程還得繼續高歌猛進,這離不開企業家的支持、離不開項目的支撐、離不開投資這個中心。
2019年,青島投資增長率增長21.6%,列全國副省級城市、全省16城市第一位,成為全面起勢的基底。這些投資,化作5649個建設項目,分布在各個區市、各行各業,相當于2018年全年項目總量的1.5倍。
維持住發展勢頭不減弱,青島在確保這些項目能夠盡快復工、盡快變成發展動能之外,也要立足重點打造的數字科技、集成電路、氫能、新材料、影視文化、現代金融、生命科學、海洋科技、超高清視頻、機器人等十大新產業,繼續吸引頭部企業來青島落子布局,盤活青島的優勢資源。
因此,疫情雖然厲害,青島也肯定使出“八仙過海”的本事,讓企業家想在青島辦的事、推的項目,在做好疫情防控這個前提下盡快干下去,無論是視頻會見還是在線招商,都是青島在疫情面前的見招拆招。
誠意拳拳,可見一斑。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