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她們是生命的希望,是平安的曙光。在抗擊疫情的戰線上,她們不負重托、不辱使命,2月6日,記者采訪了青島市胸科醫院隔離病房第一梯隊的女醫護人員,了解發生在她們身上的感人故事,感受大疫面前的“巾幗力量”。
青島市胸科醫院隔離病房第一梯隊醫護人員。
“我和媽媽為你感到驕傲、給你加油”
“俊俊,我和媽媽為你感到驕傲、給你加油。不用牽掛我們,先干好工作,保護好自己。等疫情結束了,我和媽媽等你回家?!备弊o士長彭俊坦言,當她聽到爸爸電話里的叮囑時,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在彭俊心里,爸爸是個含蓄的人,從來沒有主動夸過自己。從進入隔離病房以來,來自家人的關懷從未停過,這給了彭俊莫大的支持和鼓勵。
彭俊的父母遠在四川,一年才能回家一次,原本打算利用過年時間回去與老人們團聚??僧斠咔閬砼R,她毅然決然地奔赴前線,“我也是女兒,但我也是護士,參加抗疫是我的職責所在?!贝竽瓿跻恢形?,她和同事們利用短暫的午休時間,一起吃了頓遲到的“年夜飯”。說起疫情結束后的心愿,彭俊笑道:“當然是回家、吃火鍋噻!”
“媽媽是這場戰爭里的一名白衣戰士”
“媽媽是這場戰爭里的一名‘白衣戰士’。其實媽媽可以選擇不去,但她卻依然去了前線?!背鲎砸晃?2歲女孩日記的這句話看起來有些沉重,她的媽媽叫劉建芬。
作為青島市衛生健康系統技術能手和青島市優質護理技能大賽獲獎者,劉建芬有著過硬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戰“疫”打響以來,劉建芬作為應急梯隊成員首批進駐了隔離病房。她始終沒有將“上前線”的事情告訴父母,只是輕描淡寫地在電話中告訴二老:今年春節要加班,就不回家過年了。16天后,身在外地的父母依然不知道她奮戰在抗擊疫情的一線。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劉建芬的牽掛很多,大女兒的功課做得怎么樣,小女兒晚上能不能睡得好?丈夫?!柏焸洹甭撓挡簧纤?,“上夜班”、“忙著呢”是她最一貫的回答。好在丈夫既當爹又當“媽”,把兩個孩子照顧得還不錯,這讓劉建芬很放心。
“哪怕再忙也該回句話報個平安”
“帶好孩子,照顧好爸媽?!迸D月廿九下午,一貫性情豪爽的張卿醫生在電話里簡短的叮囑完丈夫后,便進駐了隔離病房。
張卿介紹說,在隔離病房,醫護人員的工作十分忙碌,工作時間經常會超到十二個小時。層層防護下,她們的行動變得緩慢,呼吸變得沉重,幾個小時下來十分疲憊。即使輪到自己休息的時候也睡不踏實,有緊急情況就得立刻進入工作狀態?!罢煞蛎刻於紩o我發幾條關心的微信,忙的時候根本顧得上看?!焙髞碛袝r間回復他時,丈夫還“埋怨”張卿說,哪怕再忙也該回句話報個平安。
說起最放心不下的人,張卿不假思索地告訴記者,是她6歲的女兒。她說孩子小的時候,還可以說自己加班,現在孩子大了,瞞不住了?!跋牒⒆樱F在最想做的,就是抱抱她”,說這話時張卿眼睛有些濕潤。
每一個堅守者的背后,都寫著“舍小家,為大家”的醫者情懷,都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和鼓勵。不管她們是誰的女兒,又是誰的母親,此時此刻,她們都是寒夜里的星火,也是抗擊疫情的脊梁。正如應急第一梯隊護士長陳偉偉說的那樣,“親人們擔心是肯定的,但對我們的工作都非常理解,也很支持,這就是我們身為醫護人員不可推卸的職責。在疫情面前,不分男女,只有戰士?!?/p>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讓我們記住她們的名字:張卿、陳偉偉、彭俊、劉建芬、李珊珊、牟瑞、王美榮、晁袁袁、……隔離病房里的這群巾幗女性,正以其特有的堅韌和勇敢,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書寫著一份有擔當、有大愛、有奉獻的出色答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