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連線武漢!市南法院互聯網法庭線上執結金融借款糾紛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  林紅  通訊員  孫興文  張賽)為了更好地維護勝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法院工作有序開展,市南區人民法院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分析當前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打破固有辦案模式,向內深挖潛力,向外借力現代科技,于2月3日正式啟用互聯網法庭,高效推進法院工作開展。2月5日,市南法院執行法官借助互聯網法庭,實時連線申請人某金融公司和身處武漢的被執行人楊某,經過對雙方進行釋法析理、耐心調解,最終促成雙方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順利執結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

    圖為執行法官通過實時連線順利執結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2017年,楊某通過該金融公司在互聯網上設立的借款平臺借款3筆,均未按期償還。該金融公司遂向市南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楊某償還其中兩筆借款的本金及利息,另外一筆未起訴主張償還。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楊某償還原告該金融公司兩筆借款本金9166.69元及相應利息。

    判決生效后,楊某未按期履行義務。2020年1月17日,該金融公司向市南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因正處于疫情防控時期,為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風險,市南法院執行法官充分利用“總對總”網絡執行查控系統對楊某的證券、房產、機動車、銀行賬戶、微信錢包、支付寶賬戶及網上銀行等信息進行了多次查控,并于2月4日通過查控發現楊某的微信錢包中有5700.22元存款,市南法院立即通過網絡對其微信錢包賬戶進行凍結。

    賬戶被凍結后,楊某主動聯系了執行法官,稱其正在武漢,平時的工作是幫別人代送貨物,因疫情導致工作量大減,收入大幅降低,且工資也未發放,法院凍結的5700.22元是其全部存款,懇請法院為其留取部分生活費。市南法院結合楊某的手機號碼歸屬地以及訴訟中的相關檔案,確定楊某在武漢。為保障楊某的基本生活權益,幫助其平穩度過疫情防控期,執行法官本著善意執行、文明執行的理念,當天便聯系了該金融公司,告知了楊某的相關情況,并主動與該金融公司溝通為楊某發放部分生活費、減免利息的相關事宜。因該金融公司未在當天給出答復,執行法官又在2月5日反復多次與該金融公司電話溝通。當日下午3時,該金融公司終于同意為楊某發放部分生活費并減免部分利息。隨后,就發放生活費及減免利息的數額,執行法官又多次同雙方當事人電話聯系、協調溝通。經過執行法官30余次通話的反復調解,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一致意見,該金融公司同意為楊某留出2700元作為生活費,在楊某按約履行義務的情況下,該金融公司同意為其減免利息并放棄主張另外一筆欠款,共計3000余元。

    鑒于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且楊某身在武漢無法到庭,執行法官決定通過互聯網庭審系統開庭制作和解筆錄。開庭前,執行法官通過微信將互聯網法庭操作手冊發給雙方當事人,并詳細告知雙方當事人如何操作使用互聯網庭審系統。經過充分準備,2月5日下午4時30分,該案通過互聯網法庭順利開庭,因前期溝通到位、準備充足,僅用十分鐘時間便順利達成和解協議并制作了和解筆錄,雙方當事人通過線上進行簽字確認。至此,該案得以順利執結。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