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家團圓夜,他直奔排查現場,從年三十晚上開始,他就住在醫院,撇下73歲的岳母,還有準備高考的女兒,愛人白天在高速公路卡口值班,他要一天工作18個小時以上。他就是47歲的平度市新河鎮灰埠衛生院副院長王華東。
“我對不住老人和孩子,但是面對疫情,作為一名醫生,必須迎頭面對任何挑戰!”王華東說有些激動。
“我是黨員,就要沖鋒最前沿”
臘月廿七,灰埠衛生院就召開動員大會,全員進入戰斗狀態。王華東加班加點完成了疫情防控預案,建立了監控點,并制定了詳細的措施,指定了責任人,建立了良好的信息匯報流程。年三十晚上,剛從醫院回家的王華東,還沒有來得及跟73歲的岳母說幾句話,就接到了院長的電話,馬上要求附近的村莊排查湖北來青人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王華東立即出發趕到了醫院,和其他同事一起趕往村莊。此時村莊里充滿著濃濃的年味,王華東和同事調查返平回鄉的居民,摸排流調疫區接觸人員。
當晚,王華東聯合當地公安機關到新河鎮摸排流調,電話一個接著一個,從新河一個村莊,又到另一個村莊,再到第三個村莊,挨家挨戶詳細摸排,一直到深夜。
疫情無情人有情!一邊是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一邊是岳母、妻女的防護牽掛。結束入戶摸排后看到手機好幾個未接電話,匆匆給岳母回了個電話:“媽,我今晚不回去了,在單位上不能陪您過年了,疫情期間不要串門了,照顧好自己。”、“好,我知道了,你也照顧好自己?!焙唵蔚膸拙湓拏鬟_了各自的牽掛?!拔沂且幻h員,關鍵時刻就要沖鋒在最前沿?!边@是王華東的誓言,更是他的實際行動。年夜飯不能回家吃了,王華東給岳母拜完年,又繼續在單位值班。
連軸轉只為守護一方平安
正月初一,正當人們還沉浸在年味中,王華東就早早地出門,奔赴新的戰斗崗位。
單位、榮烏灰埠高速路口、村莊這三點一線成為了他的工作軌跡。王華東和同事一起在榮烏灰埠高速路口,對進入平度的車輛和人員24小時值守測體溫,此外還要到村莊對返平回鄉密切接觸人員每天2次測體溫,還要安排醫務人員在醫院預檢分診24小時值守。
“我們單位人手少,工作量比較大,為了保證24小時有人值守,我們白天值班是女醫務人員,晚上都是男醫務人員,我白天要巡查一些村莊,晚上就要在卡口值守。”王華東說。
王華東的愛人也在醫院工作,夫妻倆雖然是同事,但是忙碌起來連見面的機會都沒有,只能在電話里互相報個平安。
早上6點半起床,一直要工作到晚上12點多,電話必須保持24小時開機,隨時應對突發事件。長時間的緊張讓王華東睡不好覺。他隨身都帶著風油精,遇到犯困的情況,就要涂一點風油精。
連續12天,王華東都沒有回家一趟。他牽掛的不光是73歲的岳母,還有今年參加高考的女兒,“我們夫妻倆都在一線,老人和女兒沒人照顧。本來是要陪著女兒在正月里上輔導班,現在只能讓她在家里自習。”說到此處,電話那端的王華東禁不住哭了。
為村民捐獻抗疫物資
大澤山鎮三山東頭村是山腳下的一個村莊,也是王華東的老家。作為三山東頭村的一員,疫情當前不忘本,王華東第一時間通知村里加強防控管理,并對村民外來人員排查、進村人員體溫檢測、事件預警及防擴散方面進行了有效指導,為村民鑄就了防疫大壩。
疫情來勢洶洶,物資緊缺,王華東從微信群里得知村中醫療防護用品告急后,他聯系了一位朋友,提出要購買一些醫療用品。被王華東的一片誠心所感動,這位好友主動捐出了1500個醫用外科口罩、100公斤84消毒液,緩解了村里的緊張情況。
“很感謝我的朋友,在疫情面前就需要這樣的好人。”王華東說。據了解,王華東夫妻倆都是醫生,他的外甥也是一名醫生,同樣奮戰在抗擊疫情的前線?!盁o懼艱險,無悔付出!”這是王華東永遠的堅守。
通訊員 孫科強 高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