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我市制定改善“氣質”20條 各區市考核要求“雙達標”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 陳璐 通訊員 王諾 湯丹)為持續推進我市環境空氣質量不斷改善,近日,市環委會先后印發《青島市2019-2020年冬季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強化攻堅20條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和《2020年各區市環境空氣質量目標》,強化治理措施,明確責任部門,加嚴考核目標。

    排出“攻堅”表 解決冬季環境空氣質量問題

    “措施”包括了強化城市揚塵、機動車船、工業、燃煤、面源污染防治等5個方面,共20條,并進一步明確了責任部門及完成時限。

    在強化城市揚塵污染防治方面,“措施”中規定:強化建設工地揚塵整治,5000平方米及以上土石方建筑工地全部安裝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設施,軌道交通施工工地推行封閉化作業。強化城市裸露土地揚塵治理,建立裸露土地動態分類管理臺賬,逐地塊明確責任單位,全面落實整治措施。強化提升道路保潔標準,提升道路保潔精細化水平,全市具備條件的主次干道全部按照示范路標準管理。對道路環境顆粒物進行走航監測,每周將排名情況通報有關部門和區市。強化建筑垃圾運輸車輛監管執法,實施動態管控,加大日常巡查和聯合執法力度,依法從嚴處罰,實施失信行為聯合懲戒。建筑工地出入口視頻信息與城市管理部門共享。強化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監管,從嚴查處未備案違法生產企業。已備案企業問題突出的取消備案資格。

    在強化機動車船污染防治方面,“措施”要求:加快推進國三營運柴油貨車淘汰,綜合采用經濟補償、限制使用等方式,加快淘汰國三營運柴油貨車。引導大型貨運企業率先淘汰。強化油品質量專項執法攻堅,集中打擊黑加油站點。從嚴打擊非法買賣、存儲、運輸汽油和非法改裝車輛流動加油違法犯罪行為。加大對船舶用油的監督檢查力度,對船舶排放控制區內燃油含硫量超標船舶按照規定進行處理。強化柴油貨車超標排放聯合執法攻堅,落實環保檢測、交警處罰、交通監督維修的聯合監管機制。全面啟用黑煙車抓拍和遙感監測設備,共享抓拍數據,建立超標柴油車“黑名單”制度。路檢路查、黑煙抓拍、遙感監測的柴油車數量不低于注冊柴油車數量的40%。強化非道路移動機械低排放控制區執法攻堅,禁止不達標的非道路移動機械進入低排放控制區開展作業,對超標排放單位依法處罰。強化青島港集疏港柴油貨車污染治理,組織實施青島港優化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整體方案。

    在強化工業污染防治方面,推進產業集群升級改造,梳理存在落后產能以及廢氣污染隱患的產業集群,制定綜合整治方案,推動橡膠、鑄造等行業轉型升級。強化重點企業監管措施,實施違法行為有獎舉報,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執法檢查,對不能穩定達標的實施限期整改和依法處罰,全市92家重點排放企業安裝在線監測設備。開展工業企業“電監管”,建設企業排污智能管控系統對企業治污設施進行遠程監控。建立“散亂污”企業動態管理機制,進行進一步排查,對新發現的“散亂污”企業,實施分類整治。對于清理取締類的,實行“兩斷三清”;對于整合搬遷或提升改造類的,堅持高標準,按照規?;瓦_標排放的要求整治到位。強化重污染天氣預警,按照《青島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要求,落實工業源、移動源、揚塵源等應急響應措施,對3000余家企業實施差異化管控。加快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督促青島特殊鋼鐵有限公司加快燒結、焦化工序超低排放改造進度,發揮污染減排效益。

    在強化燃煤污染防治方面,“措施”中要求:落實煤炭壓減工作任務,確保供熱季結束前完成全年煤炭壓減工作任務。以鎮(街道)駐地和城鄉結合部為重點,加快推進民用散煤清潔化治理工作,對暫不具備清潔能源替代條件的區域,組織推廣潔凈煤。供熱季結束前,清潔煤炭推廣使用量達到11萬噸。強化全市煤炭監管,整頓全市煤炭經營場所和經銷單位,加強煤炭質量監管,禁止銷售劣質燃煤。合理布局全市煤炭市場,建立相對集中、揚塵污染防治規范的清潔達標煤炭經營、加工和儲存場所。依法查處銷售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煤炭行為。 強化燃煤鍋爐監管執法,開展沿海養殖業燃煤小鍋爐集中整治。加強生物質鍋爐執法監管,實施清單式管理,嚴厲打擊摻煤燃燒行為。

    在強化面源污染防治方面,各部門將加大秸稈等露天禁燒獎懲力度,嚴控秸稈、落葉、荒草等露天焚燒。對各區市首發焚燒秸稈火點繳納50萬元,2處及以上每處火點繳納100萬元;非秸稈焚燒火點,各區市首發火點繳納20萬元,2處及以上每處火點繳納50萬元。 強化城市面源污染防控,強化餐飲服務業備案管理,監督餐飲業經營者安裝油煙凈化設施并保持正常運行,加大露天燒烤、餐飲油煙等污染的行政處罰工作力度。全面做好2020年春節期間煙花爆竹禁放管理工作。

    引入“雙考”機制  各區市月度、年度均要達標

    與“措施”先后發布的還有《2020年各區市環境空氣質量目標》,其中,明確了2020年各區市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空氣質量優良率三項指標年度及月度目標值,

    根據我市環境空氣質量整體狀況,自去年6月起,對各區市的環境空氣質量加入“月考”。也是就是說,在以往年度考核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月考核項。這就要求各區市、市直各相關單位嚴格履行本轄區、本部門的大氣環境保護職責,有效落實全市大氣污染防治推進工作機制。

    該機制實行以來,市環委會加強監督指導,每周通報全市141個鎮街空氣質量狀況排名,市政府分管領導每半月召開全市調度會議,通報問題,督促排名靠后、問題突出的區市、部門、鎮街落實整改,取得了明顯成效。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