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新厭舊”,是市場的天性。不想被市場“厭棄”,唯有不斷創新。
青島外貿企業深諳此理。他們努力培育以技術、產品、渠道、管理為核心的競爭新優勢,在創新之路上步履鏗鏘,并藉此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
技術創新:凸顯競爭力
技術創新讓企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家電歷來是各種新技術的“試驗田”。在第116本屆廣交會上,以海爾、海信為代表的家電企業集中展示了最新、最潮的新技術。
在海爾展區,基于移動互聯技術的新產品——“空氣盒子”,引來膚色各異的海外客商的“圍觀”。這一技術感十足的新產品,只需通過手機APP操控,就可以讓香薰、加濕器、凈化器和除濕機四個模塊任意組合,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極大地提升消費體驗。
經過持續的技術革新,海爾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之家”,已經讓“理想照進現實”。本屆廣交會上,海爾推出智能U+控制系統,實現了智能廚房、水、空氣、娛樂、安防等多個領域的互聯互通,讓智能單品形成了“協同效應”,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海信則在“光源技術”的探索上越走越遠。廣交會上推出的“激光影院”讓人眼前一亮。這款針對“發燒友”的顯示技術,采用激光光源,在離墻15公分的距離,實現100英寸大屏幕投射,無論是觀影體驗還是“環境友好”,都極具吸引力。
澳柯瑪將“冷技術”進行到底。-25℃醫用冰箱,采用微電腦控制,數碼溫度顯示,設置了高低溫報警控制,用戶可按照實際需求設定報警溫度點。對制冷溫度要求更高的立式冷凍柜進一步降低了能耗,比業內絕大多數同類型產品能耗節省50%以上。
致力于做個“技術控”的地恩地,每年投入數百萬元用來進行技術攻關,在同行業的競爭力不斷增強。
產品創新:做行業“領跑者”
晶瑩剔透的果凍蠟、心形花樣的雕刻蠟、惟妙惟肖的卡通蠟、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蠟……走在8號館,“獨占”29個展位的“Kingking”金王展臺富麗堂皇,充滿藝術氣息。
“每一屆廣交會都是我們的新產品集中上市的時間。往屆,新產品占比為80%左右。今年以來,我們進一步加大對新產品的研發力度。本屆廣交會,我們的新產品占比提高到90%。”金王應用化學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總監趙麗麗告訴記者。
青島騎士玻璃有限公司與約旦采購商敲定了一筆工程玻璃大訂單。騎士公司擁有裝修、裝飾、幕墻玻璃等二十多種全系列玻璃制品,以完備的產品開拓市場,今年前8個月企業出口同比增長超過20%。
青島海利特機械有限公司一直專注于養殖用柵欄的研發生產,企業根據客戶需求設計研發了一千多種柵欄產品,在廣交會上引起國外客戶的關注。
港中鋼鐵將原本裸露的鍍錫鋼片嵌入到印有公司及產品的紙質的包裝袋中,不僅避免采購商在鑒別產品時劃傷,又起到美觀大方的功效,頗受采購商好評。
聯誼森源加大產品研發投入,本屆廣交會上首次推出的實木碳化地板,不僅耐用環保,又美觀實用,雖然價格較高,但卻成交良好。
“持續的產品創新讓青島外貿企業由‘追趕者’,轉變為‘領跑者’,建立起屬于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成為企業應對激烈國際競爭的有效手段。”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說。
渠道創新:重構商業模式
“要么電子商務,要么無商可務。”在互聯網的深度影響下,青島外貿企業積極采用互聯網拓展營銷渠道,增強出口競爭力。
餐廚用具展區青島山普日用品有限公司在重視設計研發的同時,突出營銷渠道建設,在美國設立了倉儲銷售中心,雇傭美國當地銷售人員進行本土銷售。這樣一來,大大提高了公司對美國市場的“敏感度”,價格策略更加有效,盈利能力得以提升。
玩具展區的青島金田紡織開辟了跨境電子商務業務,利用第三方電商平臺拓展海外市場,保持了出口持續增長。廣交會期間,公司利用在線廣交會網絡平臺進行宣傳推介,并借助電商匹配手段準確地尋找現場采購商到展位洽談,積累了大量客戶資源,取得了較好的成交業績。
海爾充分借用互聯網工具聚合用戶需求。在美國,海爾建立了與連鎖渠道的鏈接,展開與Amazon等電子商務渠道的合作。在歐洲,海爾通過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體平臺,與用戶進行交互,邀請用戶參與到產品的設計、創意、傳播當中,成為產品的創造者、購買者。
管理創新:讓“1+1>2”
在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的當下,向管理要效益,成為廣大青島外貿企業打破瓶頸的選擇。
“今年以來,我們啟動實施‘精益管理’,目的就是通過優化各種資源的配置方法,降低綜合成本,提升產品的競爭優勢。”金王公司運營總監趙麗麗說。
“我們加大了對生產車間的改造,投入大量自動化的設備,提升生產效率。以某一單品車間為例,實施精益管理后,車間的日產量從過去的5萬件,提高到10萬件,足足翻了一番。”趙麗麗說,通過精益生產這一全新管理模式,金王實現了采購成本的降低、產能的提升、交貨周期的縮短、庫存的降低,從而全面降低了生產成本,提升產品的競爭優勢。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