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新春走基層】徐福村的好日子:“蛋孵雞、雞生蛋”穩穩邁上全面小康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 聶艷林 通訊員 孫科強  劉軍增)1月18日,冬陽煦暖,平度東閣街道徐福社區秧歌隊穿著喜慶服裝,伴隨著歡快的鑼鼓聲載歌載舞,迎接新年的到來。社區的村民們則推著獨輪車、騎著三輪車、開著小轎車,喜笑顏開,三三兩兩來到社區門前,領取各自的年末福利與股東分紅金。

    “今天我們給社區村民每人發放大米一袋、小米一袋、面條一袋、魚一箱、油一桶,500元過年購物金,以及每人4000元股東分紅錢……”發放福利、忙得不可開交的徐福社區文書冷軍波樂呵呵地說。

    徐福村位于平度城區東部,在村“兩委”的有力領導下,經過十余年的奮斗,利用“蛋孵雞、雞生蛋”循環發展的模式,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從過去的“一盤散沙”一躍成為平度城區東部的富裕村。

    “俺村老百姓以前真是做夢也沒有想到有今天的好日子,現在住的樓房明亮寬敞,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居住的社區綠化美化亮化的像公園,社區門口就是超市、學校、酒店,每年村里都發放福利、分紅金……俺這些村民經常一起談論,眼下的日子,遠遠超過了小康,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吃著甘蔗上樓梯——步步高、口口甜!’”徐福村民冷瑞香接受記者采訪時高興地說。

    據悉,2010年徐福村實施了舊村改造。為使集體資產利益最大化,在舊村改造過程中該村采用“蛋孵雞,雞生蛋”的循環模式,合理配置閑余資金,將多年公共積累的集體資金直接參股房地產開發項目,集體投入資金1599萬元入股祥福佳園項目,僅此一項,為村集體經濟增收2300余萬元。而集體資產擴大后,村莊沒有“殺雞取卵”將紅利分配到戶,經與村民開會研究充分溝通后,決定利用區位優勢,抓住商機,繼續壯大村莊經濟。投資7000萬元建設了面積4.2萬平方米的宜室宜家家居建材購物中心,是平度唯一一家高檔家具超市;投資1000萬元在廣州路、泉州路建設了建筑面積約9000平方米的網點房,全部用于出租,不對外出售,從而保障村集體利益只增不減,群眾福利能得到長久保障。

    為更好的服務村民,讓村民“足不出村”就近辦理各項事務,2013年村莊又投資1000余萬元,建設了一座5000平方米的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和一座3000平方米合省一類標準的九班托幼中心幼兒園。而綜合服務中心的建成,由管理變為服務,為村民代辦戶口、計生、保險等各類業務,使村民足不出村就能辦成一切事務。

    “在2015年底,我們村在平度全市率先實施了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并于2016年初順利完成改革任務,成立了徐福社區股份合作社,實現‘資產變股權,農民變股東’,讓農民成為集體經濟的主人,成為集體經濟的投資主體、決策主體和受益主體,賦予了農民實實在在的集體股份權利,人持一股,每股股本金約17余萬元。”徐福社區黨支部書記冷志俊介紹說。

    截至目前,徐福村集體經濟年收入1300萬元,集體現金存款7000萬元,固定資產約2億元。村莊60歲以上老人,每年每人發放分紅、日常福利、保險等計約2萬余元,中、青年村民每年發放福利、保險約1萬余元。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