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特約評論員 藺炳正
據大眾日報報道,衡寬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吳蘇多年前幾次回故鄉濟南,眼見橫在市區道路上的大石頭無人問管,回家鄉投資的心涼了半截。2018年6月,吳蘇回山東參加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在深入考察了解中,對濟南營商環境有了全新認識,又下定決心回來投資,如今還擔任了濟南市的招商顧問。
一塊石頭與營商環境之間原本或許沒有關聯,因為一塊石頭影響了企業家的選擇,聽起來仿佛是一則拿來調侃的故事,卻真實發生了。一滴水可折射太陽的光輝,一塊橫在市區道路上的石頭無人問津,背后反映的問題發人深思。
擋在路中間礙眼礙行的石頭,如果清理速度慢,反映出城市管理部門慢作為;如果一直無人管,那就是城市管理部門不作為,總之,相關部門沒有認真履職盡責,辦事懶怠拖沓效率不高。推而廣之,一座城市對待“攔路石”的態度,一定程度上也可能是對待投資興業的態度。無人管的石頭橫在路上阻礙人車通行,也亙在人們心中讓人心氣不通。影響營商環境的“石頭”除了有形的“障礙”,諸如交通、公廁、垃圾箱等公共設施的缺位,還有很多是無形的“堵點”,比如制度規定、辦事環節、市容市貌的不盡如人意。
近年來,山東省對政府權力持續做“減法”,通過加快制度創新、流程再造,不斷提升政府服務效能,急企業之需、幫企業之困、解企業之難,使政策措施“能感知、有溫度、見效果”,有效激發了創新創業活力。各地市對表對標先進地區,大力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家真正站到了“C位”。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消除橫亙在企業家心的“攔路石”,除了在招商引資“頂層設計”方面聚焦發力,還應有末端角落的深耕細作。這就要求不能僅就招商引資而招商引資,還需要始終站在企業家立場觀察思考問題,多管齊下、綜合施策,消除懶政怠政的生存土壤,打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創造良好的城市環境,真正讓企業家在通往創業、財富夢想的路上不堵路、不堵心。
“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绷己脿I商環境的營造,來源于一點一滴的積累,尤需多下繡花功夫,一針一線、一絲不茍用心繡好每個細節,整個“作品”才可能是佳作。辦事機關一個溫馨提示的標識,服務窗口一則延時下班的制度,工作人員一句溫暖貼心的話語……當一座城市處處為企業家著想,為他們投資興業創造良好條件,這座城市的營商環境一定差不了。
優化營商環境,需要政府令行禁止的高效執行力,也需要優美宜居的綠水青山,還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公眾的浸潤。優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應通過系統的努力與治理,構建良好的生態,打造強大的磁場,讓企業家切身感受到一座城市的用心與溫度。及時消除縈繞企業家心頭的“攔路石”,讓他們心氣順、干勁足,對一座城市不打退堂鼓而是吹響進軍號,有信心、有決心與這座城市共同成長進步,為夢想的實現加油奔跑、揮汗如雨。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