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住房規劃公布!202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5平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 葛均艷) 近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青島市住房發展規劃(2018-2022年)(征求意見稿)》。規劃顯示,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32.9平方米。截至2018年底,全市約有城鎮住房254.4萬套,城鎮住房套戶比達到1.04。青島城鎮居民總體實現戶均一套房。規劃指出,2018-2022年,確保城鎮住宅用地供應量,新增住房65萬套至75萬套左右。到2022年,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5平方米。

    現狀

    住宅投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69.7%

    規劃顯示,從房地產開發投資額來看,青島市年房地產開發投資額2018年達到1485.2億元,其中住宅投資1034.8億元,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69.7%。

    從開發建設量來看,房地產施工面積呈現逐年增加趨勢,2010年至2018年年均增速9.5%,2018年施工面積達到10390萬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積達到6832萬平方米。從銷售情況來看,2015年至2018年商品房銷售額增速明顯加快,年均增速達到24.4%,2018年商品房銷售額達到歷史最高值2282.5億元,其中住宅銷售額占85.56%。

    截至2018年末,全市累計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29.2萬套,其中公租房7萬套,經適房和限價房22.2萬套;基本建成面向新就業無房職工和穩定就業外來務工人員的公租房3.4萬套。

    2013至2018年實施棚戶區改造22.5萬套(戶)。棚戶區改造居民戶均建筑面積由改造前的不足30平方米提高至近80平方米,住房條件和居住環境不斷優化提升。

    截至2018年末,全市累計開工建設人才公寓730萬平方米,基本建成407萬平方米,有效支撐了引進人才、高技能人才、來青工作創業人員等階段性住房需求。

    壓力:對外來住房需求吸引力大,外省購房人群穩定在10%以上!

    根據商品住房網簽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本市戶籍家庭購房比例占70%左右,省內非本市戶籍家庭占15%左右,外省購房人群穩定在10%以上。另外,每年有約100戶外籍家庭在青置業,主要集中在城陽區、市南區、西海岸新區等地。

    總體目標

    2022年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5平方米

    規劃明確,完善以租賃住房、普通商品住房為主組成的住房市場體系,建立健全公租房、政策性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和人才住房組成的政策住房保障體系,形成多層次、全覆蓋、可持續的住房供應體系并保持穩定。2018-2022年,確保城鎮住宅用地供應量,新增住房65萬套至75萬套左右。到2022年,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5平方米。

    優化提升區

    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

    這些區域是青島市行政、文化、金融、科教、商貿、商務、旅游度假為主體的綜合功能區,也是青島市歷史文化風貌、濱海特色風貌集中區和城市功能疏解區。該區域城市空間可拓展范圍小、可新增住房潛力有限,而每年新就業人口規模占比高,新增住房需求十分旺盛。近五年,優化提升區商品房銷售面積占全市的23.5%,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全市的47.1%。

    為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以及主城區優化升級、功能疏解和精細提升的要求,優化提升區住房發展重點是穩步推進老舊小區更新改造、規范發展公租房、加快住房租賃市場發展,提升城市文化和服務品質。

    市南區、市北區:重點是優化升級,傳承提升老城特色文化風貌,適度疏解轉移部分功能和人口,加快老舊小區有機更新和改善人居環境。

    李滄區:重點結合老城區企業搬遷改造,適度新增住房,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改善城市環境。

    嶗山區:重點推動住房建設與旅游業、商業、金融業等產業融合發展,適度開發健康養生、旅游度假等住房產品。

    重點任務:

    穩步推進老舊小區更新改造。采取整片區更新改造的方式,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以尊重居民意愿為前提穩步推進老舊小區整治,最大限度保持并維護城市空間形態,保持老城區“紅瓦、綠樹、碧海、藍天”鮮明的城市風貌特色。推進市南區、市北區傳統建筑、老街區、歷史人文資源的活化利用,打造特色主題街區。

    推進李滄區老城區企業搬遷改造與老舊小區整治、配套設施建設和環境提升同步推進,并注入文化創意、眾創空間,營造創業、生活、娛樂一體的創新社區,提升老城區活力。運用“美好生活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理念,建立“一院一策”工作機制,根據院落實際和居民需求,分類實施共用設施設備、公共部位和整體環境等硬件改造,針對性解決居民供水、供電、供氣等問題,鼓勵有條件的小區加裝電梯等便民設施。預留綠地、廣場等開敞空間,提升城市公共空間品質。

    積極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房源,鼓勵個人將閑置房源出租,盤活中心城區存量房源。重點支持規模化、專業化的住房租賃機構發展。規范中介機構居間服務,提高住房租賃行業服務水平。

    創新住房保障跨區域協調機制。支持符合條件且具有一定支付能力的住房困難家庭到市場租房,按收入情況實行差別化補貼。探索推進主城三區與西海岸新區、城陽區、即墨區等區域在政策性住房上的跨區建設合作,并向提供住房保障支持的區輸出優質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引導優化提升區符合條件的居民到其他區域解決住房問題。

    推動住房建設與商業、旅游產業等融合發展。發揮嶗山自然生態優勢,結合高端旅游度假設施建設,發展度假、健康、養老主題地產。結合城市地鐵、公交等交通樞紐建設,依托國際會議中心、金家嶺金融區、專業賽事等,重點發展商業地產,促進金融、商貿、旅游、文化、科技服務等發展。

    重點拓展區

    西海岸新區、城陽區、即墨區、膠州市

    這些區域是青島市城鎮發展空間拓展重點區,是青島市著力建設的科技型、生態型、人文型的新城區,也是實施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產業升級和承接功能疏解的核心區域。近五年,重點拓展區房地產市場規??焖僭鲩L,商品房銷售面積占全市的66.2%,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全市的47.3%,兩者占比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重點拓展區作為青島市未來新增住房供應的主要區域,除滿足本地居民的首次購房和改善性需求外,也滿足優化提升區外溢的購房需求。在產業升級、功能轉換的要求下,重點拓展區住房發展重點是加大住房供給規模,抑制投機性住房需求,支持人才住房建設,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穩步推進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整治。以“主城區-特色組團-特色?。ǔ牵╂偂钡男滦统擎偦w系構建為引導,與產業發展和園區建設同步推進,各市區新建住房科學布局、規模合理,推動職住平衡和產城融合發展。

    西海岸新區、城陽區著力加快新城建設,同城化交通建設與居住用地協同開發,提升北岸城區、西岸城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引導住房需求合理分布,優化住房產品供給結構。

    即墨區和膠州市:加快交通市政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提高城市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城市綜合服務能力,在滿足本地住房需求基礎上,承接產業發展帶來的新增住房需求。

    遠郊發展區

    平度市、萊西市

    平度市、萊西市位于青島市北端,離主城區距離最遠。把突破平度萊西攻勢,作為全市區域協調發展的重點、鄉村振興的主陣地和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聚焦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和提升交通基礎設施四場硬仗是青島市推進新型城鎮化、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區域,也是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兩市商品住房市場以本地居民購房為主,近五年,遠郊發展區商品房銷售面積占全市的10.3%,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全市的5.6%。

    2018年平度市、萊西市城鎮化率分別為41.09%、51.97%,未來兩市加快城鎮化進程,城鎮住房發展重點是鼓勵住房消費,優先支持進城務工群體的首次購房和本地城鎮居民的改善性需求,穩定土地和商品住房供應規模,防止住房市場過大波動。

    重點任務:

    科學把握土地和住房供應節奏。深化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據住房需求,合理確定住宅用地供應和新開工住房規模,及時公開信息,穩定市場預期,避免土地和商品住房供應大起大落。

    優先滿足本地住房需求。根據本地城鎮中等偏下及以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引進人才及鄉鎮醫療、教育等行業職工的實際需求,新建一定數量的政策性住房。通過差別化金融、稅收等政策,優先支持本地居民的剛性和改善性購房需求。依據城市發展、產業園區和特色?。ǔ牵╂偨ㄔO等需求,適度建設租賃住房,完善配套服務設施。

    著力提升居住品質。實施城區舊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工程。適度降低新開發商品住房容積率,提高新建小區規劃開發水平和住宅品質。新建小區嚴格執行配套設施建設標準,逐步實現物業管理服務全覆蓋。推進社區物業服務指導中心建設和房屋專項維修資金專戶監管工作,提升居民自治程度,助推社區治理現代化。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