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外部環境復雜嚴峻,下行壓力加大。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民間投資意愿一度低迷的山東青島,今年卻實現了20%以上增長的大逆轉。青島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青島全球創投風投中心大廈,記者看到,啟用不過短短幾個月,就有20多家國內知名投資機構進駐。
這么多投資機構紛至沓來,看中的不光是青島成為上合示范區的國家戰略,還有當地政府大膽放權,尊重市場、敬畏市場的誠意和行動。在青島金家嶺金融區管委會,辦公室原有的標牌剛剛撤掉,原來的招商處變成了現在的招商部。
現在在青島,不論是行業扶持意見,還是新興產業構想,牽頭拿草案的都是企業,政府的職責是按照法規和政策進行論證。
在充分讓市場做主的同時,政府也積極作為。這塊正在破土動工的土地屬于青島一家電纜廠的二期工程,2016年企業就繳納了土地出讓金,但因為當地產業規劃變動等多種因素,項目一拖三年無法落地。
今年,青島對歷史遺留的近百件未履約問題進行清理,依法依規兌現承諾,電纜廠新廠區的土地兩個月就辦好了全部手續。
今年前11個月,青島民間投資一舉扭轉了此前連續兩年負增長的態勢,同比增長了20.5%,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名列前茅。
在記者采訪的一周內,正是青島旅游的淡季,但各種商務活動絡繹不絕,眾多商務酒店一房難求,青島的這個冬天人氣很旺。從不愿投資到爭著投資,青島的改革關鍵就是抓住了兩點,那就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這給青島經濟帶來了活力,也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