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澳拓美盛:喚醒沉睡的資源

    ▲“共享工廠”共享產能,加速傳統制造業從“制造”向“智造”邁進

    共享經濟方興未艾,從玩具、雨傘、充電寶,到單車、汽車、按摩椅……共享經濟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了人們的認知。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共享經濟交易規模為29420億元,比上年增長41.6%,預計未來5年,我國共享經濟有望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長。有人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投資者們都想擠上“共享經濟”這個風口,各種各樣的共享產品層出不窮,近年來,這股浪潮也影響到了傳統制造領域,出現了“共享工廠”這一新生事物。

    “共享工廠”的理念最早出現在兩三年前,它的本質是整合閑散資源,共享產能,實現多方獲利。在早期這只是一個概念性的產物。但近兩年來,隨著共享經濟的日益發展,共享工廠才開始逐漸形成一定的氣候,探索者也隨之越來越多。

    工信部近日印發的《關于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業態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更是為共享經濟在制造業領域的延伸指明了方向。放眼全國,山東是制造業大省,制造業是山東的家底和優勢所在。2019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從今年開始,規模小、分布散、技術裝備落后、生產方式陳舊的傳統工廠在山東將逐步被集約化、標準化的“共享工廠”所取代。省內的一些中小企業紛紛探索,并通過共享工廠的模式共享產能。位于膠州市李哥莊鎮的澳拓美盛制帽廠就是“共享工廠”的先行者和實踐者。

    ▲與傳統紡織車間不同,在澳拓美盛共享工廠內一個工人可以同時操控4臺機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沉睡的資源被喚醒

    在這家占地1500多平方米、投資超過1000萬元的工廠里,80多臺整齊排列的智能化機器正在高速運作著,有的在做帽子織帶,有的在做帽檐間線。與傳統的紡織車間不同,共享工廠里的工人不再從事穿針引線、縫制剪裁等工作,只需要通過觸摸屏操控機器,一個熟練工人可同時操作4-6臺機器設備。工人只需負責將原材料送到指定設備前,同時再將設備已經制作完成的產品送至倉儲區。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在距離青島膠州新機場咫尺之遙的李哥莊鎮是譽滿全國、名副其實的“制帽之鄉”。這里匯聚了400多家制帽企業,其中,中小微企業占85%以上。李哥莊鎮生產著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棒球帽,形成了年產值70多億元的特色產業集群,帶動就業3萬人以上。不過近年來,隨著國內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和人工成本的攀升,加之國際貿易局勢的不穩定,制帽業乃至整個輕紡業都面臨著利潤空間被擠壓的嚴峻挑戰。

    澳拓美盛副總裁崔金星對此深有體會:“服裝企業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近年來,國內人工成本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長,成本上去了,價格卻沒有提高,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崔金星說,“在李哥莊,一個技術嫻熟的繡花工月薪近5000元。而在越南,同樣的工作一個月僅需支付二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一的工資,我們的人工優勢正在逐漸消失,海外訂單面臨著東南亞、拉美等國工廠的擠壓?!?/p>

    在崔金星看來,以自動化設備代替人工似乎是擺在諸多中小微企業面前的唯一出路。但是小微企業規模小、利潤薄,現金流不足,購買自動化設備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后期需要招聘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維護,這些都是企業難以做到的?!白铋_始,我們想通過租賃平臺買下機器再出租給企業的形式解決企業資金短缺的問題”,崔金星說,“但在后來,經過一系列調研和嘗試之后,我們發現,中小微企業訂單不穩定,存在淡季和旺季,在旺季因為缺少專業的技術人員,機器維護很成問題;而在淡季,有的設備一天只開幾個小時,使用效率低下,不少企業會選擇退設備?!?/p>

    經過不斷的摸索和嘗試,公司引入了共享工廠的模式,通過共享廠房設施、技術人才、智能設備,為企業提供來料加工、技術輸出等服務。中小型制造企業可以不用像以前那樣再去購買或租賃價格昂貴的機床設備,既解決了設備維護的問題,也解決了生產線閑置的問題。

    崔金星表示,客戶只要把訂單通過網絡平臺發過來,他們可以根據客戶要求來生產加工,整個過程非常方便。“就像‘滴滴打車’一樣發單、接單、生產,制帽企業提供原材料,共享工廠提供設備和技術。”崔金星說,“我們目前已經有200多家客戶,一臺機器滿負荷運作一個月可以有接近500萬件的產出?!薄爱斠粋€客戶的訂單做完了,我們接著做其他客戶的訂單,現在基本滿負荷生產,沉睡的資源被喚醒。”崔金星說,“這樣不僅提高了設備的使用率,還在解放傳統勞動力的同時,將使制帽行業單環節成本降低20%-30%,大幅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p>

    與此同時,“智能設備加工質量遠高于手工加工,可實現標準化生產,產品合格率接近100%,產出更穩定、更可靠?!贝藿鹦茄a充,“同一個行業內的各種工廠的規模都大不相同,每家工廠的需求波動也千差萬別。公司通過共享工廠的模式共享產能,不僅可以有效提高資源利用率,還對整個制造行業的資源整合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p>

    “目前共享工廠可以解決30%的工序加工,未來希望能夠解決80%的人力勞動工作量。”崔金星介紹,“將來,我們還將在其他像李哥莊這樣的具有眾多中小企業,而且具備一定規模效應的產業集群地建廠,集中提供智能化設備,由專業運營團隊負責管理和維護,幫助有需求的企業或者個人提供專業的生產服務。”崔金星表示,澳拓美盛已經陸續開發了針對制帽、服裝、牛仔褲、皮帶、箱包等細分領域的各種智能生產設備。接下來他們將在廣西和廣東等產業聚集地開設牛仔褲、皮帶等輕紡產品的共享工廠,加速傳統制造業從“制造”向“智造”邁進。

    行業競爭轉向行業協作

    “共享工廠”雖是一種新興事物,但工廠的共享模式其實是早已存在的。以往的貼牌、外包其實也運用的是共享思維。然而,過去信息數據不流通,導致生產訂單出現周期性波峰、波谷,造成生產計劃的困難和閑置產能的資源浪費?!皞鹘y的外包是相同的生產設備、工藝更換不同地點由不同的人員來操作,對效率和品質影響最大的設備和工藝并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同樣受到原來生產要素的制約?!贝藿鹦钦f,“我們團隊推行的共享是建立在開發和運用全新的智能化設備,以更好的品質、更高的效率、更少的人力協同客戶提升競爭力,降低邊際成本?!?/p>

    ▲位于膠州市李哥莊鎮的澳拓美盛制帽廠就是“共享工廠”的先行者和實踐者

    “在共享工廠中,既有用于生產加工的各種共享智能設備,還有配套的信息接入體系和數據化系統平臺,通過物聯網技術和云端管理平臺可以清楚地掌握每臺設備的運營狀態、效率、訂單情況、工廠產值,并通過信息采集和數據分析,合理安排生產進度?!贝藿鹦钦f:“共享工廠在信息化、智能化上比一般代工工廠更為超前。”

    顯而易見,與傳統的代工模式不同,共享工廠主要以研發、管理和生產等環節的資源供需結合為突破口,通過資源的有效整合共享,使得企業的生產活動突破市場半徑和企業邊界的約束,按照最為接近消費者的方式組織生產活動。崔金星說:“中小微企業通過和共享工廠的合作,可以實現自身輕資產運營,不但能夠讓小微企業把精力從人員、設備管理中徹底解脫出來,全身心投入到新型產品研發和品牌市場推廣等可以為公司帶來利潤的工作上來,還能激發出制造企業的創新活力,培育發展新動能,為低端制造業向高端新業態的轉型升級奠定基礎?!?/p>

    此外,在采訪中崔金星還提到,基于互聯網平臺的“共享工廠”將工廠產能商品化,合理分配生產,有利于促使行業競爭轉為行業協作?!凹s化的規模生產,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遏制惡性競爭?!贝藿鹦钦f,“以往市場競爭激烈的時候,有一些企業為了拿訂單,會把利潤壓得非常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一定比例,就會掌握統一定價權,從而起到穩定市場,打擊惡意壓價,促進市場健康發展的作用?!笔袌鲋腥魏吸c滴的變化,都將帶來產業端的深刻變革。未來,澳拓美盛將通過互聯網平臺,開發智能手機App、微信商城等,整合設計師資源、上游原材料和輔料資源、銀行融資貸款產品等等,為中小企業提供一系列的智能服務,希望能以此大幅提升輕紡行業信息化、數字化水平和協同創新效率,推動中國制造轉型升級。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