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 冬 朱有祥
入冬后,膠州灣海風凜冽,而山東省青島市應急管理局辦公樓內卻熱火朝天。
今年10月,青島市委、市政府圍繞“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目標定位,推動機關工作流程再造。作為首批推進部門,該市應急管理局將當前工作的痛點作為流程再造的發力點,以安全生產監管執法為主線,開展體制、機制改革。
形成“一三三三”改革方案
改革開放以來,山東省青島市由輕紡名城發展為東部沿海地區工業門類齊全的高端制造業基地之一,孕育出海爾、海信、青建等一批知名企業。但與此同時,工業發展、產業聚集所帶來的城市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
“青島市轄區有危化品、非煤礦山等高危企業503家,規模以上企業9394家,小型企業12萬家,但與之對應的卻是僅有1400余人的市、區、街三級監管力量,人員不足、調度不力、監管不專業等問題突出。可以說,安全生產依然是我市應急管理工作面臨的最大痛點?!鼻鄭u市應急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建剛說。
青島市應急管理局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以解事破題為原則,聚焦當前該市應急管理工作的短板弱項,明確“流程再造、提質增效”的安全生產監管執法改革思路,制定了“一三三三”工作方案。
“一”是建立“一張圖”,即建立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較高的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報告、管理系統,將重點監管企業、重點人員密集場所,以及問題多發的小企業、小場所、小作坊全部納入其中,計劃于2020年一季度建成。
第一個“三”是推進“三個創新”,即體制創新,明確市、區、街三級監管執法責任清單,加強鎮街監管執法和協管隊伍,構建“金字塔式”監管執法新體系;機制創新,建立形成巡查、執法、督辦一體化的新型閉環式監管執法機制;標準創新,探索建立進企業檢查、執法考核、執法信息管理、執法裝備配備和教育培訓“五項標準”。
第二個“三”是構建三個平臺,即應急指揮平臺、安全生產監管平臺(安監云)、網格化平臺,打造扁平化應急指揮與安全監管“智慧云”,計劃于2020年二季度建成。
最后一個“三”是實現三個目標,保障監管執法提質增效。一是提高效率。對一般企業的檢查覆蓋率提高1倍;對重點企業、重大風險,一年檢查2次,總體上工作效率提升1倍。二是提高質量。研究制定各行業領域企業檢查標準規范。三是大數據分析。做到企業風險隱患、整改情況、執法檢查記錄等工作“一鍵全知道”。
當前,青島市正按照“統籌兼顧、分布推進、試點先行”的原則,從摸清風險隱患底數、加強基層安全員隊伍建設、構建信息化平臺等多個維度探索推進安全生產監管執法流程再造。
“一張圖”摸清風險隱患底數
摸清風險隱患底數,是提高防范各類風險能力的前提,也是青島市推進安全生產監管執法流程再造的題中之意。而在此過程中,位于老城區的鎮江路街道走在了全市前列。
鎮江路街道轄區面積不到1平方公里,卻住著4萬余人,有700余家生產經營單位。
“我們街道是一個典型的基礎設施陳舊、人口密集、居民流動頻繁的居住區,轄區安全隱患點多面廣,安全生產壓力大?!辨偨方值擂k事處副主任孫玉謀說。
為切實保障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管區和諧穩定,鎮江路街道創新運用“互聯網+社區安全”“物聯網+社區安全”技術,構建了一個集社區安全日常檢查、監督、預警、報警、協助救援、管理、大數據分析等功能為一體的智慧城市社區安全管理平臺。
該平臺把街道所屬5個社區按照小區、路段劃分為5個社區安全生產大網格、53個小網格,按照“定格、定員、定責”的原則形成安全生產監管網絡,實現街道安全生產工作信息收集和傳播無縫隙、全覆蓋,構建了一張安全生產信息網。
“一到冬天,最讓人頭疼的就是燃氣安全問題。”孫玉謀介紹,僅去年冬天,鎮江路街道網格員就報告了20余起燃氣泄漏事件,雖然處置及時,避免了事故發生,但著實讓人捏了一把汗。
隨著智慧城市社區安全管理平臺的上線,燃氣設備可通過物聯網自動上傳運行數據及報警數據。整個街道所有使用煤氣罐的商戶都在平臺上清晰標記,商戶類型、地理位置、巡檢記錄等信息實現“一鍵查詢”,燃氣安全實現了智能管理。
“金字塔式”體系保障隊伍
針對基層監管執法隊伍任務重、底子薄、力量弱的問題,青島市應急管理局明確提出,必須改變執法隊伍“市區強、鎮街弱”的現狀,加強基層隊伍建設,形成“金字塔式”的執法體系。嶗山區金家嶺街道創新實施“安全員+消防站”的工作模式,成為流程再造試點工程中的一個典型案例。
“我們街道以高層樓宇經濟和第三產業服務業為主,沒有制造業。實踐證明,轄區的安全生產重點在消防領域?!弊越鸺規X街道安監辦成立之時就擔任負責人的馮楠,對轄區的監管重點有著清晰的認知。
金家嶺街道于2017年4月設立。起初,該街道辦事處將安監辦設為行政科室,并配有14名工作人員。同時,在各社區設置安全主任,主管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
可隨著工作的運行,馮楠越發感覺到力不從心。街道內各類生產經營單位有12000余家,經營業主和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法律意識、安全意識淡薄,單薄的監管力量與繁重的監管任務極不匹配。
“必須及時補充安全監管的專業力量?!瘪T楠說。
于是,金家嶺街道向嶗山區申請,單獨成立了一支56人的專職安全員隊伍,充實到28個社區中,負責安全生產和消防隱患排查促改工作。
同時,該街道結合轄區產業特點,本著“讓專業人干專業事”“集中力量建標準站”的思路,每年投入400余萬元,建成了王家村、麥島家園、埠東、梅嶺西路4個專業化消防站,基本實現了市區消防應急力量全覆蓋。
“和傳統消防站不同,我們的消防站引入專業消防力量,由消防服務公司負責管理運行。”馮楠介紹,4個消防站的隊員全部都是退伍軍人,且一半以上是從消防救援隊伍退役的,24小時戰備執勤。
不僅如此,金家嶺街道建立安全員隊伍和消防站聯動工作機制,將兩支專業隊伍統一整合到安全監管平臺,形成專常結合、互為補充的工作格局。
“這兩支專業隊伍上崗以來,我們會定期安排他們對社區內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狀況實施地毯式排查?!瘪T楠說,通過配備的智能終端、軟件平臺等,確保他們能在第一時間將隱患等信息進行上報、處理和反饋。這些既對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發揮了極大的督促作用,也對公共安全的巡檢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目前,青島全市正在依托各區(市)現有網格化管理體系,推動安全管理納入其中,爭取到明年將“安全員+”的安監模式全部鋪開。
按照安監工作要求,安全員每天對網格內的生產經營單位開展安全巡查,對非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和安全生產事故隱患等重要信息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不能當場處理的,實現通過手機APP上報區(市)和鎮(街道)。
大數據助力提質增效
“信息化”“大數據”,正是青島市應急管理局在再造監管執法流程時的技術依托。
“我們正在建設以企業‘雙控’體系為主體、以第三方服務為支撐、以網格化管理為統籌、以執法監管為抓手的安全生產監管平臺?!睆埥▌傉f。
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要求企業加強隱患自查。但由于發展階段不同,很多企業只顧搞生產,安全總是“說起來重要,忙起來忘掉”,更不要說開展隱患自查了。為破解這個“老大難”問題,青島市應急管理局引入專業的第三方服務機構協助企業排查風險隱患。
“第三方服務機構的介入不單是為了排查隱患,更是要讓企業掌握法律法規要求的應知應會內容,學會如何自查自改?!鼻鄭u市應急管理局科技和信息化處處長王學智介紹,該局要求第三方服務機構為企業注明風險等級和對應的管控措施,尤其針對一級、二級的較大風險隱患,必須形成書面報告,手把手教給企業。
為保障第三方的服務質量,青島市應急管理局通過企業直接評價和平臺量化賦分考核兩種方式對其進行綜合考評。
“被服務的企業就像從網上購物的消費者一樣,可以對第三方機構進行評價?!蓖鯇W智說,“政府對第三方也有考核標準。如果我們發現企業自查自改做不到位,第三方服務機構就會被扣分。分數過低的第三方服務機構會被納入黑名單,從市場中清除出去。”
此外,針對企業隱患未整改的情況,平臺也有辦法。企業隱患線索一旦被錄入到系統中,就會形成記錄。鎮街網格員看到后,將到現場了解具體情況,并在系統中作出說明。若企業拒不整改,網格員有權將這條線索提交到下一環節——由區(市)行政執法人員進行行政處罰。
“執法人員不再需要每天巡查企業,而是根據平臺中的線索排列執法任務就可以了。”王學智說,通過該平臺構建的監管執法流程大大節約了執法成本,破解了基層執法力量不足的難題,提升了執法效率和質量。
“流程再造是一場刀刃向內、聚焦問題的改革。在未來的探索過程中,青島市應急管理局將繼續找準穴位、大膽改革,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打破一切不合時宜的體制壁壘、機制障礙,以工作流程的科學化、制度化、標準化和規范化,推動制度創新取得實質性進展?!睆埥▌倢ξ磥淼墓ぷ鞒錆M了自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