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權威發布丨2022年底前社區都要建養老服務設施!山東細化推進居家社區養老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解讀《實施意見》有關內容。

    主要內容和創新點

    《實施意見》分為擴大有效服務供給、完善養老設施體系、強化制度支撐、創新體制機制、提升服務質量、優化發展環境六個部分,共有二十七條內容?!秾嵤┮庖姟穲猿重瀼刂醒胍笈c突出山東特色相結合、兜住底線和多元供給相結合、統籌兼顧和突出重點相結合、發展培育和監管服務相結合、城鄉統籌發展相結合,努力為推動我省養老服務提供政策保障。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創新

    ↓↓↓

    一是強化設施規劃保障。明確將民政部門納入同級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把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和建設納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實施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行動計劃,2022年底前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達標率達到100%,著力解決社區養老服務場所不足問題。

    二是優化資金扶持政策。2022年底前,各級用于社會福利事業的彩票公益金,將不低于55%的資金用于支持發展養老服務。同時,對省級養老服務業專項資金補助政策進行優化,精準聚集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居家社區養老、農村養老和專業服務組織發展,調整完善補助項目和標準,從“補床頭”“補磚頭”向“補人頭”“補運營”轉變,切實發揮資金最大效益。

    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利用閑置設施舉辦養老機構的,五年內可繼續按土地原用途和權利類型使用土地,10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改造為養老服務設施的簡化相關手續;營利性養老服務企業實行“一照多址”,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可在其登記管理機關管轄區域內設立多個不具備法人資格的服務網點,對申請設立非營利性養老機構、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實行直接登記。

    四是突出居家社區養老。針對90%以上老年人居家養老的實際,圍繞老年人的床邊、身邊、周邊需求,細化推進居家社區養老的具體措施:一是增加設施供給,在街道、社區建設一批綜合性養老服務機構、日間照料中心,支持設立“家庭照護床位”;二是實施居家和社區適老化改造工程;三是健全基本養老公共服務清單制度、政府為困難老年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制度、特殊老年人關愛服務制度等。

    五是推動醫養深度結合。聚焦老年人生活照護和醫療護理的雙重需求,進一步強化醫養結合措施,明確提出養老機構舉辦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設置審批與執業登記“兩證合一”,養老機構內設診所、醫務室、護理站實行備案管理;醫療機構提供養老服務的,可依據醫療機構的建設、消防、食品安全、衛生防疫等材料進行養老機構備案,已經具備法人資格的不需另行設立登記新的法人。

    六是補齊農村養老短板。大力發展農村互助養老,加強農村幸福院分類管理,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養老周轉房,打造兼備集中居住和公共服務功能的新型農村幸福院,構建政府扶得起、村里辦得起、老人用得上、服務可持續,符合農村實際和農民意愿的農村養老模式。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每個縣(市、區)至少設有1處以失能特困人員專業照護為主的縣級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

    推動養老工作 補齊短板弱項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人口老齡化問題,把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擺到突出位置,作為保障改善民生和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列入民生實事和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強化政策措施,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

    一是強化政策支持。省政府先后出臺養老服務文件 8個,有關部門出臺配套文件40多個,每年安排10億元專項資金和5000畝用地指標,從資金、土地、稅費、融資等方面,大力扶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省人大常委會正在加快制定《山東省養老服務條例》。根據北京師范大學公益研究院10月28日發布的《2018年中國老年人省級政策創新指數報告》,山東省位列全國第三。

    二是增加服務供給。聚焦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需求,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現有養老機構2221余處、機構養老床位46萬張,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3500處、農村幸福院1.05萬處,專業養老服務組織200余家。

    三是堅持改革創新。8個市被納入國家社區居家養老試點城市,15個縣(市、區)作為省級創新實驗區,建設“嵌入式”社區綜合養老中心400余處、居家養老呼叫平臺101處。積極創建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省,積極探索統籌資源、醫養結合發展新模式。今年省級安排1.6億元,支持20個重點扶貧縣開展農村老年人相對集中居住養老試點,建設農村養老周轉房3737套。

    四是提升服務質量。連續3年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專項行動,各級累計投入資金10億元,關停并轉養老機構527家,服務質量合格率達到98%。29所院校設立養老服務專業,建立省級養老培訓基地7處,各級累計培訓養老服務與管理人員9萬人次。編制養老服務省級地方標準22個。

    五是保障基本養老。建立了特困老年人政府供養制度,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養率達到48%。建立了經濟困難老年人養老補貼制度,全省年發放資金6億元,惠及56萬人。全面開展了職工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對失能老年人的照護服務保障進得積極進展。

    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一刻也不能放松

    保證安全、保證質量,始終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核心,事關老年人切身利益,事關黨和政府形象,必須始終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一刻也不能放松。

    下一步

    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

    一是持續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推動養老機構整治隱患、強基達標,今年年底前全省養老院安全質量重大隱患全部清零,2020年底前所有養老院符合國家《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范》。

    二是大力推進養老服務標準化,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標準體系,加強標準宣傳貫徹和推廣應用,嚴格依照標準規范,全面開展養老服務設施等級評估,將評估結果與政府補貼發放掛鉤,實行動態化、差異化管理,激發養老機構提升服務質量的內生動力,用標準規范服務、引導發展、保證質量。

    三是建立跨部門協同監管制度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通過公開服務信息、公開投訴電話、開展 “雙隨機一抽查”等方式,及時發現問題、加強監管,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懲戒力度,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四是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實施養老服務人才培訓三年行動計劃,到2020年到2022年底,全省培訓養老院院長1000名、養老護理員20萬名、養老專業社工1萬名。同時,落實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相關扶持政策,開展“齊魯和諧使者”評選活動,大力宣傳表彰先進,鼓勵更多優秀人才進入養老服務行業。

    五是大力培育優秀養老服務品牌,扶持大型專業化、連鎖化、品牌化養老服務組織發展,用優秀品牌引領行業發展。

    (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