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山東經濟實力雄厚,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山東積極探索發展新模式,通過“走出去、引進來”“雙招雙引”等措施,使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攀升,展現出更加強勁的發展勢頭。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這就是山東”大型系列報道,從重大工程、行業發展、平臺建設、夜經濟、生態環境、旅游美食等多個方面,為您展示那些讓人心動的山東人、山東事、山東景。
這就是山東系列報道(238)
歷史性跨越!青島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0萬標箱!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12月13日訊(記者 解強民)13日,記者從山東港口集團獲悉,山東港口青島港2019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0萬標準箱,至此僅用11個月時間,就超過了去年1932萬標準箱的總量,成功躋身全球港口集裝箱2000萬“梯隊”,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港口大不大,看吞吐量;港口強不強,看集裝箱。
2019年8月6日組建以來,山東港口堅持全省港口規劃“一盤棋”、管理服務“一張網”、資源開發“一張圖”,以集裝箱為突破口,提速構建“以青島港為樞紐港,日照港、煙臺港、渤海灣港圍繞各自區域腹地形成海上支線布局”的干支線網絡配套發展格局,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和東北亞航運中心。
作為山東港口的“龍頭港”,山東港口青島港今年搶抓國家“一帶一路”、“上合經貿示范區”和“山東自貿試驗區”等戰略機遇,把握山東港口整合機遇,推進集裝箱板塊一體化改革發展,踐行山東港口“港通四海、陸聯八方,口碑天下、輝映全球”的愿景。
海向,“港通四?!?/p>
在增加航線方面,目前,青島港集裝箱航線達173條,航線密度居中國北方港口第一位。今年新增外貿集裝箱航線10條,其中6條直達“一帶一路”的東盟、中東區域;全球前20大船公司的集裝箱航線全部掛靠山東港口青島港,2019年百萬箱船公司達到6家。
拓中轉,中轉同比增長50%;開通中創威海-青島支線等4條外貿內支線;特別是山東省港口集團成立后,新開通威海、日照、嵐山、濱州到青島等多條外貿內支線,形成“以青島港為樞紐港,日照港、煙臺港、渤海灣港圍繞各自腹地的海上支線布局”。
擴艙容,今年18000TEU以上船舶作業323艘次,同比增長84.6%;單船作業10000TEU以上船舶84艘次,同比增長200%。
促合作,與內貿大船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推動內貿增量發展;開通南沙等內貿干線,內貿干支航線達38條,建設南北中轉中心港;港航攜手共建百萬箱內貿船公司,中谷海運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內貿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0萬標箱。
陸向,“陸聯八方”
山東港口青島港聯合海關、鐵路、船公司深入寧夏、新疆等地,與當地政府、企業深度合作開展大推介,陸港和班列連通威海、棗莊,服務、輻射亞歐大陸橋縱深腹地。內陸港從10個增至15個,海鐵聯運班列從40條增至47條,箱量突破10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0%。
服務,“口碑天下”
山東港口青島港向外貿集裝箱船公司推出了“四個承諾、八項保障”服務承諾、相關優惠政策以及全程物流“服務十條”,進一步打造便捷高效、成本更低的口岸服務新環境;作業效率連續六年保持馬士基航運全球靠泊碼頭作業效率第一,在達飛海運船公司靠泊的全球主要22個港口中綜合績效名列第一;全天候通航模式基本實現;泊位24小時精準預報推進有效,全年為船公司節約燃油成本2000萬元,“航線管家”服務品牌成效初顯。
智慧,“輝映全球”
加入航運業首個區塊鏈聯盟——全球航運商務網絡(GSBN),加速山東港口青島港在數字航運時代的創新發展;
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二期)投產運營,“氫+5G”等6項全球首創科技成果,以領軍世界的全自動化碼頭科技水平,再次向全球港航業奉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成功實現橋吊半自動遠程操作,氫能源集卡車率先投入實景測試運營,實現全球唯一危險品自動配載、傳統碼頭首家全船自動配載,傳統集裝箱碼頭RTG自動化堆場開始建設,打造業內通過速度最快智能閘口,山東港口青島港傳統集裝箱碼頭技術創新走在業內前列。
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李奉利在致辭中表示,集裝箱吞吐量跨越2000萬標準箱,體現了山東港口青島港在全球影響力實現質的躍升,是山東港口由“門戶港”向“樞紐港”轉型邁出的關鍵一步,是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重要宣示。下一步,山東港口將緊緊把握國家對山東、青島持續賦能的重大機遇,緊扣港口主業高效發展,依托港口優勢放大發展,跳出港口窠臼創新發展,推動“從門戶港向樞紐港、從物流港向貿易港”的轉型,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物流樞紐港、金融貿易港、產城融合港、郵輪文旅港、智慧綠色港,實現“港通四海、陸聯八方,口碑天下、輝映全球”的愿景,攜手各方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的港航、港貨共同體,在全球物流體系和供應鏈體系中打造世界一流的“端到端”綜合物流服務生態圈。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