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2019三民活動述職現場】青島市民營經濟局:民企做大做強態勢初顯

    市民營經濟局局長高善武述職。

    今年以來,市民營經濟局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用力營造環境,傾力促進發展,著力破解難題,全力保障權益,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市民營經濟局局長高善武述職。

    一、業務職能目標完成情況

    (一)強化統籌協調,形成推進合力。一是抓住 我市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率先成立民營經濟局的有利契 機,迅速成立市級領導小組,明確議事規則和工作細則,切實形成了全市統籌合力。二是探索建立運行監測體系,明確14大項、136 小項運行監測指標,首次搭建起全市“民營經濟地圖”監測體系,為科學決策和健康發展 提供精準數據參考。三是迅速發起壯大民營經濟攻勢。 制作調查問卷,廣泛征求意見,摸清了制約發展的熱點 難點和堵點痛點。同時,制定壯大民營經濟攻勢作戰方 案,確定了“四大攻堅戰”,逐項分解落實責任,加強 指揮調度,確保攻勢年內全面起勢。

    (二)創新供給方式,推動政策落地。一是加大政策供給。組織“送政策進民企”巡回宣講 24 場,發放“政策一本通”1.5 萬冊,30 萬人通過直播在線參與了政策互動。同時,開發建設“青島政策通”平臺,有效解決 政策數量多、發布不定時、獲取不方便等問題。二是強化服務供給。持續舉辦青島“民企之家”講壇,并啟動企業服務平臺、政策智能查詢平臺和企業大數據平臺 , 為企業提供政策、信息、融資、人才等全方位服務,舉 辦服務活動 200 余場。三是創新創意供給。成立民營經 濟專家咨詢委員會,28 個民營企業創意方案入選全市 百家企業發展創意方案。同時,以“發現未來的青島華為”為主題舉辦民營經濟創意會,鼓勵民營企業家當“編劇”,政府部門和行業專家當好“場務”,論證創意、 成全創意。

    (三)聚焦產業培育,推動轉型升級。一是持續推 動創業創新。2 家基地獲評國家小微企業雙創示范基地, 4 家平臺獲評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二是加快培育高成長企業。制定培育和獎勵隱形冠軍、瞪羚和 獨角獸企業意見,實施分類精準支持。我市 5 家企業入 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8家企業獲評省“瞪羚企業”, 新評選“隱形冠軍”企業 22 家;新認定中小企業“專 精特新”產品(技術)821 項,同比增長 58.5%;4 家企業入圍長城戰略咨詢“獨角獸企業”榜單,實現了“零突破”。三是全力打造“雙灣計劃”品牌。啟動“膠州 灣對接深圳灣”民營和中小企業行動計劃,舉辦“雙灣計劃”創新發展系列活動,并邀請深圳知名投資機構來青考察對接,路演達成投資意向 9.5 億元。同時,舉辦 “雙灣”企業創意會,推動了兩地企業在產業、資本、 技術等方面相互融通、協同發展。

    (四)打通資本渠道,著力破解融資難題。一是搭建金融要素平臺,整合升級“金企通”和“融資通”平 48 臺,實現常態化銀企對接。舉辦融資創新產品展洽會, 線上、線下參與人員超過 10 萬人次,達成融資意向 5.7 億元。二是創新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轉貸機制,轉貸資金 使用費率由 0.06% / 日降至 0.05% / 日。截至 10 月份, 已為 409 家企業提供政策性轉貸資金 57.92 億元。三是成立市民營和中小企業創投風投促進中心,開展民營中小企業資本知識培訓,提升企業運用資本促進發展的意 識和能力。

    (五)搭建市場化平臺,助力“雙招雙引”。依托 市中小企業云服務平臺,會同各區市進行靶向招商、科 學招商、協同招商和高效招商。結合推進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和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建設,組織舉辦了第 48 次 APEC 中小企業工作組會議、中國企業高質量 發展(青島)峰會、青島中小企業國際采購暨合作洽談 會等活動,并聯合我市重點民營企業大力開展以商招商、 產業鏈招商。成功引進萬洋集團百億級眾創城、哈薩克斯坦農產品跨境商品交易總部中心、深圳翰德金融科技 谷北方總部基地等一批優質項目落地我市。累計引進世 界及民營 500 強投資項目 44 家、“四新”企業 6家、 獨角獸投資企業 6 家。

    (六)暢通訴求渠道,保障合法權益。搭建政企溝 通對話平臺,著力解決民營和中小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 難。今年以來累計轉辦市委書記信箱民營企業訴求 223 件,12345 民營企業服務熱線企業來件 284 件。同時, 加大清理拖欠民營和中小企業賬款力度,截至10月份,已清理償還 27.18 億元,清償率居于全省前列。

    二、服務企業取得的成效

    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發起壯大民營經濟攻勢 的帶領下,全市各級各部門迅速行動,民營和中小企業 主動參與,我市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市民營和中小 企業發展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今年 1~10 月,全市新登記民營企業9.45萬戶,同比增長30.35%;全市民間投資增長20.9%,同比提升 22.6 個百分點;全市民營企業進出口 2819 億元,同比增長20.6%;全市民營經濟實現稅收930.7億元,同比增長 2%;民營經濟新吸納就業53.3萬人,同比增長4.5%。今年,我市有 5 家企業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營收規模創歷史新高;8 家企業進入山東省民營企業 100 強,較上年增加1家,達到歷史最好水平;5 家民營企業在主板和創業板成功 上市,境內民營上市公司達到 25 家。

    三、媒體監督問題辦理情況

    今年以來,新聞媒體輿論監督問題 2 項,主要涉及 企業掛牌補助金兌現難和企業“過橋難”等問題。輿論 監督后我局主動認領、不推不靠、迅速整改、舉一反三, 積極協調解決相關問題。其中,股權掛牌項目資金問題 于輿論監督 42 天內全部撥付到了企業;企業“過橋難” 問題于輿論監督 40 天即聯合相關部門出臺了創新開展 小微企業政策性轉貸工作的意見。

    四、存在問題和下步打算

    對照我市的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特別是與全國先進城市相比,民營企業數量少、規模不大、實力不強、產業層次不高等問題仍是我市民營經濟發展的短板,在 強化統籌協調、加強運行監測、培育優勢產業、搭建交流平臺、提高資本意識和弘揚企業家精神等諸多方面也 與先進城市存在較大差距,都更需要我們在下步工作中 認真思考、改進提升。

    新的一年,我們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積極響應市民和企業關切,大力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政商環境、市場環境和法治環境,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解企業之所困,積極為企 業送政策、送信心、送服務、送溫暖、送經驗,讓廣大民營及中小企業在創業創新和做大做強的道路上,走得 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堅定、越來越有力!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