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盛斌杰述職。
一年來,市發展改革委不忘讓城市發展、讓企業舒服、讓百姓滿意這個“初心”,聚焦重大事項、重點改革、重點項目、重點實事,學深圳趕深圳,搭平臺建生態,攻山頭穩陣地,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
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盛斌杰述職。
一、瞄準深圳“新坐標”,改革創新見實效牽頭制定全市學趕深圳推動創新突破發展意見,提出8大領域113條學趕任務清單,努力在創新發展中縮小與深圳的差距。
學習深圳的進取精神。圍繞事關全市未來發展的改革試點,持續攻堅、集中突破。成功獲批全國首批 23個國家物流樞紐之一,為上合示范區和自貿試驗區建設提供強力支撐。爭取2家市屬企業獲批國家第四批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成為全省唯一有企業入圍城市。爭取獲批全國首批20個產教融合型城市之一,率先在產教融合領域先行先試。
在全國率先開展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改革試點,入選10個項目,居全國同類城市首位。此外,還成功爭取青島成為全國首批家政服務業“領跑者”試點城市,率先開展民辦教育收費市場化改革試點等。學習深圳的服務理念。對承擔的19項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全部進行流程再造,辦理時限已多數低于深圳。
持續優化信用環境,以總分第1名的成績入選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城市信用監測排名居全國前列。推動建設青島“政策通”平臺,匯集政策信息393類7000余條,為社會提供權威精準、便捷高效的政策服務。
學習深圳的開放視野。堅持開門搞規劃、站在未來看今天,聯合國內外頂級智庫開展青島總體戰略構想、青島產業發展戰略等重大課題研究,初步形成“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對重大課題進行公開答辯,以“想透、說清”真正推動“干實”。
成功舉辦創意青島大會,邀請來自全球的專家學者、國際組織負責人、知名企業家等 500 余名嘉賓,搭建起國際化創意交流平臺和經濟合作平臺。
二、當好沖鋒“主力軍”,重點攻勢出實績
將15個攻勢作為“主戰場”,瞄準全委16個山頭、27個陣地,集中開展“百日大會戰”,真正實現“來之即戰、戰之即勝”。集中兵力打好牽頭攻勢。率先制定“海洋攻勢”作戰方案,提出海洋產業轉型跨越等“六場硬仗”。
牽頭開展突破平度萊西攻勢,建立全市聯動推進機制,引導其他區市推進“飛地經濟”項目30個、投資160億元,推動青啤、海爾、海信等大企業規劃投資150億元,前三季度平度、萊西投資分別增長15.4%和31.2%,利用內資分別增長18.9%和19.3%。
找準定位打好聯合攻勢。深度參與高效青島建設攻勢,發起優化營商環境和誠信政府建設兩場攻堅戰,出臺營商環境實施細則,推動電力接入、開辦企業等重點指標走在全國前列,完成失信政府機構治理等攻堅任務,政府履約踐諾水平大幅提升。
協助打好“雙招雙引”攻勢,發布重點產業鏈招商目錄,成立正威集團、豬八戒網等大企業服務專班,走訪接洽國內外知名企業129次,促成總投資超過100億元的中國鋼研、中德氫能源產業園、中信醫療等大項目簽約落地。
三、打出政策“組合拳”,穩增提質有實招
聚焦“六穩”,加強“逆周期”調節,有效應對復雜嚴峻的外部形勢,堅持穩增長與換動能統籌推進,實現經濟增速和發展質量同步提升。
將穩增長作為工作“主旋律”。持續推進“雙百千”行動,先后出臺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55條、促進經濟穩增長32條等系列政策,拿出真金白銀為企業減負增效,全年可為企業降低各項成本超過100億元。
將項目建設作為發展“生命線”。建立重大項目目標責任制和落地推進機制,進現場、解難題,強化項目土地、資金等資源要素保障。1-10 月,全市新開工項目1947個、同比增加580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3%,增速創58個月新高,在省內蟬聯首位,在副省級城市名列前茅。
將動能轉換作為未來“驅動器”。加快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培育,8個產業集群通過省“雁陣形”產業集群初選,我市“雙招雙引”十強產業項目指標考核全省第一、新舊動能轉換專項考核列全省“一等”等次,全市“四新”經濟投資占比達到43.1%。加快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成功爭取青島高新區作為全省唯一代表獲得國務院激勵支持。
四、筑牢群眾“幸福線”,惠企利民辦實事
對照職能,貼近企業需求,響應百姓呼聲,努力為基層多辦實事、多辦好事。讓企業更有活力。向 949 家企業兌現服務業企業獎補資金 1 億元,向 23 家企業兌現技術創新獎勵金2500萬元。支持2家企業發行企業債 22 億元、支持8家企業獲批發行外債24億美元,為 7個項目辦理免稅確認6000 萬元,為 32家企業爭取糧棉配額 11.4 萬噸。今年 4月、7月兩次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水平,預計全年共減輕工商業用戶電費負擔 7 億元。爭取國家鄉村振興相關項目資金7210萬元,為11個涉農項目爭取鄉村振興信貸 40.7億元。讓市民更加幸福。統籌安排市財力39.2億元,支持新機場高速公路連接線、市公共衛生中心等183 個(次)民生項目。全市投資2億元,支持建設“中國好糧油”示范縣和示范企業。全市糧食企業夏糧收購實現51.5 萬噸,有效保護了種糧農民利益。先后 10 次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共發放價格臨時補貼約5350萬元、共165萬人次受益。
讓城市更加美好。爭取中央補助資金 9.78億元,用于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醫養結合服務中心等 38 個社會民生及重大產業項目建設??祻痛髮W正式獲批省發改委立項。開展膠東半島交通一體化方案研究,爭取青島至日照高鐵列入規劃建設,提前做好新機場轉場保障,謀劃啟動新機場高速二期、第二條海底隧道。加快推進地鐵1、4、8號線建設,城區軌道交通骨干網絡加速形成,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過去的一年,盡管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廣大市民的期望相比,還有不少差距,比如,新舊動能轉換步伐還不夠快、重點領域改革力度還不夠大、市場化價格形成機制還需要進一步深化等。去年,通過各類渠道收到社會各界500余條意見建議,目前已全部辦理,需要長期推進的也在研究落實。
新的一年,我們加快青島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堅定不移,幫助企業發展壯大的決心堅定不移,提升百姓生活質量的初心堅定不移,努力將工作“想透、說清、干實”,請廣大市民支持和監督!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