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新能源汽車產業倍增攻堅戰 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在行動

    2019年4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清憲提出了“把青島建成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的奮斗目標。在此后發布的《青島市“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攻勢”作戰方案(2019—2022)》中,“新能源汽車產業倍增攻堅戰”列為重要攻堅目標,并提出了“到2022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50萬輛,實現營業收入約500億元,帶動汽車產業鏈產值在2018年基礎上翻一番、突破2000億”的目標任務。

    但是,宏偉目標的背后,卻是不容樂觀的汽車產業大背景。

    由于受宏觀經濟下行、國際貿易摩擦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中國汽車市場在2018年結束了連續28年的高速增長,開始進入下行區間。2019年,汽車產業仍然延續低位運行態勢。受汽車產業整體下滑和補貼政策持續退坡影響,新能源汽車產業也疲態盡顯。今年7月份開始,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趨勢愈加猛烈,從7月份的同比下滑4.7%,到10月份降幅已達45.6%,新能源汽車市場由“增量競爭”轉變為“存量競爭”,行業進入了爭分奪秒的“淘汰賽”階段。

    目標宏偉,任務艱巨,青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路在何方?

    企業點菜,精準產業政策加持

    2019年9月18日,《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重磅發布,在業界引起強烈反響,一時間成為媒體和產業界議論的焦點。

    一個產業政策,何以引起如此大的反響?

    據了解,這個產業政策,是青島市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專項產業政策,不僅政策覆蓋面之廣、扶持力度之大、政策導向之精準堪稱全國領先,還開創了產業政策制定的多項先河:

    政策制定市場化:由“政府端菜”向“企業點菜”轉變。強化政策調研的深度和制定的透明度,推動公共政策制定公開化、透明化,讓廣大企業、行業協會和專家智庫全程參與政策制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主動邀請北京新能源汽車集團公司提供了政策樣本,在此基礎上,大量參閱了深圳、上海、杭州等全國三十多個省市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的政策措施,廣泛調研和征求了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一汽大眾青島分公司、解放青島汽車公司、吉林大學青島汽車研究院、青島大學等重點企業院所意見,前后經過了十幾輪充分醞釀和反復研究,有效確保了產業政策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政策導向精準化: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該項政策充分考慮了普惠性政策與功能性政策的功能疊加,推動財政專項資金投向更加精準地引導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與智能網聯技術融合創新、協同發展。重點瞄準補足青島市汽車產業的發展短板:針對我市新能源整車企業整體實力不足的問題,鼓勵壯大整車生產能力;針對我市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缺失問題,鼓勵關鍵零部件(電機、電控、智能網聯、燃料電池等)引進;針對我市汽車產業本地配套率不高的問題,專門設計了支持本地化配套的政策措施;針對我市缺少汽車研發問題,鼓勵支持設立研發機構;針對我市車企特別是乘用車生產企業車型偏低端的問題,設計了鼓勵導入新車型特別是中高端車型的政策;針對國家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對新增汽車產能的限制性規定,設定了鼓勵達產并保持產能的政策;前瞻性提出燃料電池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支持政策,等等。12條政策措施,條條指向短板。

    政策設計生態化:由“修鏈補鏈”向“構建生態”轉變。針對現有制造業政策更多關注補鏈強鏈、缺乏需求側支撐的問題,政府積極呼應企業“給資金不如給政策、給政策不如給市場”的呼聲,堅持生態思維,從研發端到生產端再到市場端,務求建立供給側與需求側疊加互補的完整政策體系,構建良好產業生態。政策專門設計了鼓勵推廣應用環節,對新能源汽車給予停車便利支持,給予市場推廣專項資金支持等措施,為新能源車企占領市場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

    歷時不過數月,政策成效初顯。上汽通用五菱正在積極導入新的新能源汽車產能和車型,一汽大眾青島分公司新能源寶來車即將下線,美錦能源、雄韜能源等百億量級氫燃料電池項目來青布局,汽車產業鏈相關投資項目紛至沓來……用一位即將落地簽約的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項目投資人的話說:“我們就是被青島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吸引過來的?!?/p>

    流程再造,三級聯動為企業紓困

    2019年,與整體國內汽車市場形勢一樣,也是青島新能源汽車企業舉步維艱的一年。前6個月,主要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上汽通用五菱工業產值累計下滑16%,北汽新能源青島分公司累計下滑64.7%。企業焦慮,政府著急,新能源車企亟需政府紓困解難,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重任在肩、困難在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不等不靠,主動作為,在市委“大力推進機關工作流程再造”的號召下,經過反復推演和實踐,大膽創新,真刀實槍展開“效能革命”,徹底打破政企之間、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的壁壘障礙,建立起突破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三級聯動工作機制,推動部門之間橫向聯合、市區鎮(街)上下聯動、行業各領域產業協同。

    上下聯動:設立工作隊和工作專班。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區(市)政府、鎮(街)政府組成。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隊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分管領導、相關區市分管區(市)長任副隊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交通裝備產業處、相關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有關鎮街指定人員擔任隊員;三級聯動工作隊下設4個工作專班,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分管領導與相關區市分管領導共同擔任專班班長,重點突破西海岸新區、即墨、平度和萊西。

    橫向聯合:建立“兩個協同”機制。要求工作隊依托青島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聯席會議,協同推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幫助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開拓市場;各工作專班密切協同市級機關駐本區市幫扶工作隊,定期了解區域幫扶情況,共同探討產業幫扶渠道,協同推進解決實際問題。

    產業協同:行業各領域聯動協同。邀請行業協會(青島市汽車行業協會、青島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協會)、教育研究機構(吉林大學青島汽車研究院、青島大學、青島理工大學等)、重點企業(一汽解放青島汽車有限公司、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等)作為聯動協同單位。

    三級聯動的核心任務,就是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根據實際工作需求,協調相關單位組成3-5人調研小組,每季度在每個重點突破區域駐點調研不少于3個工作日,深入分析區域發展特點,了解發展瓶頸,找準癥結所在,對突破區域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出工作建議。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建立以來,工作隊總體調度,各工作專班分頭行動,共同探討產業幫扶渠道,協同推進解決實際問題。

    10月8日,西海岸新區工作專班走進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青島五菱專用汽車有限公司等單位走訪調研。調研中了解到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因為涂裝產能不足影響了生產和交貨的問題。工作專班立即聯想到我市某公司正好有富余涂裝產能,當天就與該企業取得聯系,探討利用富余產能解決上汽通用五菱涂裝產能不足的可行性。很快雙方就建立起合作關系,產能不足問題順利解決。

    11月6日,專班再次了解到青島五菱專用汽車有限公司也出現了涂裝產能影響生產的情況,想到我市某企業還有閑置產能,再次協助企業主動牽線搭橋。經過短短一周時間,困擾企業發展的難題得到順利解決。

    兩次牽線搭橋,解決了企業因為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困局,為產能需求企業帶來近10億元的產值提升,也幫助產能閑置企業帶來了數千萬元的營業收入。

    突破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三級聯動機制建立以來,聯動工作隊已經召開產業促進會議1次,各工作專班深入企業一線調研30余人次,與市級機關駐區市幫扶工作隊、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聯席會議辦公室建立起工作協同機制,密切協同市級機關駐本區市幫扶工作隊,定期了解區域幫扶情況,共同探討產業幫扶渠道,協同推進解決實際問題,幫助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開拓市場。

    新興產業發展不會一帆風順,在經歷2019年的行業波折以及政策和服務積淀之后,相信青島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必將插上騰飛的翅膀,帶動全市汽車產業倍增發展。

    青島新能源汽車產業,明天更美好!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