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2022年青島涉海高校超10所

    19日市教育局印發了《關于加快建設全國海洋教育示范城特色市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2年,海洋教育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全學段、多層次、高水平的海洋人才培養體系、評價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更加完備,海洋教育質量達到全國領先水平,一批標志性成果在國內推廣;到2035年,形成富有青島特色的海洋教育生態圈,海洋教育青島模式在全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記者注意到,《方案》從5個大項規劃打造“海洋教育青島模式”的實施路徑。

    海洋基礎教育全覆蓋

    根據《方案》要求,我市將推廣普及海洋基礎教育。加強學生海洋意識培育,推進海洋教育地方教材建設,形成覆蓋幼兒園到高中的基礎教育全學段海洋教育課程體系。

    探索具有海洋興趣愛好學生的生涯指導和培養機制,推廣海洋教育主題社團、研究性學習和研學旅行活動。設立中小學生“海洋探索獎”,每年評選表彰海洋研究學習優秀學生和成果。探索海洋拔尖人才貫通培養機制,在普通高中設置海洋教育基地班,推動普通高中與高校聯合育人、貫通培養。到2022年,建成20所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海洋教育特色校(園)、100所具有全省影響力的海洋教育特色校(園),形成規??捎^、梯度合理的海洋教育特色學校集群。

    打造15處海洋教育類未成年人社會課堂和10處海洋教育類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深化與國家海洋局、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海洋大學等合作,共建海洋教育協同創新中心。提升青島市中小學生海洋節,將“海洋知識競賽”打造成為在全省全國有影響力的比賽項目。辦好“帆船進校園”等品牌特色活動。

    涉海高職院校專業超30個

    做實做精海洋職業教育。我市將加強涉海類品牌職業學校建設,推進服務文化旅游、信息技術、海洋工程等涉海產業發展的高職院校建設,辦好青島工程職業學院,支持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青島遠洋船員學院和青島海洋技師學院建設,爭取“十四五”期間籌建服務電子信息、文化旅游等產業的高職院校。鼓勵海洋產業企業和涉海職業學校共建船舶駕駛、海事管理、郵輪乘務等專業體驗基地、技術創新平臺和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實施職業教育“深藍計劃”,支持職業院校加強港口物流、濱海旅游、海洋生物、現代裝備制造等重點專業群建設,打造船舶電氣技術、港口機械、海洋化工等海洋類專業品牌。到2025年,涉海高職院校專業達到30個以上。

    涉海專業在校生超5萬人

    做優做強海洋高等教育。記者了解到,我市將推進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學院、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創新發展基地等涉海高校在青項目建設,支持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擴大在青辦學規模,支持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等建設高水平海洋學院。爭取到2022年,涉海高校和高等教育機構達到10所以上,涉海專業在校生超過5萬人。

    實施在青高校服務產業發展重點學科(專業)建設工程,重點支持青島科技大學機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青島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涉海學科方向,推動省市與涉海重點大學整體性共建和涉海重點學科共建,引導高校適應青島海洋事業發展需要,推進專業調整和整合,提升教學科研水平和人才培養能力。鼓勵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等在青高校以及中科院青島科教園、武漢理工大學青島研究院等高等教育機構參與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等重大源頭創新平臺建設。

    健全高校支持機制,探索新引進高等教育機構研究生生均補貼制度,建立相關資源支持與服務地方貢獻度掛鉤機制。探索建立在青高等教育機構協同發展聯盟和重點學科發展聯盟,推動在青高校、企業、科教機構組建緊密聯絡的協同體,構建在青高校學科建設、科研創新、成果轉化動態聯系機制,推動海洋新興領域產學研一體化發展。

    建設海洋學習平臺

    倡導推動海洋終身教育。我市將建設泛在海洋學習平臺,將市民海洋知識學習、海洋創業實踐等納入社區教育“學分銀行”評價體系。

    編寫海洋教育市民讀本,完善“一庫多網”學習平臺,建立“海洋教育e點通”。

    引進涉海中外合作大學

    推進“海洋+”融合發展。推進“海洋+國際化”,以海洋為紐帶,打造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重點的國際理解教育特色品牌和學校結好、教師訪學、學生研學等對外交流示范項目。積極引進涉海中外合作高水平大學和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積極推動申建獨立法人的中德工業大學。

    推進“海洋+信息化”,率先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海洋教育領域的應用,豐富海洋教育形式和內容。鼓勵有條件的區市和中小學校建設海洋數字博物館和虛擬實驗室。探索建立學生海洋素質指數測評體系,運用大數據評價分析手段,指導改進海洋教育教學。

    推進“海洋+軍民融合”,探索在青軍地院校開放式辦學和軍地人才共育機制,推動在青高校與海軍潛艇學院等在青部隊院校資源共享、師資互聘、課程互選。辦好以“學海學軍、軍民融合”為特色的海軍小學、海軍中學。 記者 王世鋒

    打造全國海洋教育示范城特色市

    青島這么干

    總體目標

    到2022年,海洋教育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全學段、多層次、高水平的海洋人才培養體系、評價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更加完備,海洋教育質量達到全國領先水平,一批標志性成果在國內推廣

    到2035年,形成富有青島特色的海洋教育生態圈,海洋教育青島模式在全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主要任務推廣普及海洋基礎教育

    ★建設覆蓋幼兒園到高中的基礎教育全學段海洋教育課程體系

    ★到2022年,建設20所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海洋教育特色校(園)、100所具有全省影響力的海洋教育特色校(園)

    ★打造15處海洋教育類未成年人社會課堂和10處海洋教育類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

    做實做精海洋職業教育

    ★到2025年,涉海高職院校專業達到30個以上

    做優做強海洋高等教育

    ★爭取到2022年,涉海高校和高等教育機構達到10所以上,涉海專業在校生超過5萬人

    倡導推動海洋終身教育

    ★編寫海洋教育市民讀本,完善“一庫多網”學習平臺,建立“海洋教育e點通”

    推進“海洋+”融合發展

    ★引進涉海中外合作高水平大學和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辦好以“學海學軍、軍民融合”為特色的海軍小學、海軍中學

    王亮/制圖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