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 (記者 姜喆 )如今,全球經濟已進入供應鏈時代,隨著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的興起,進一步顛覆了傳統物流業。在青島市發起的“十五個攻勢”中,明確提出青島港要由運輸港、物流港向貿易港、中轉港轉變,同時,在發起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的建設攻勢中,供應鏈金融的作用已經日漸凸顯。
青島道合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家大宗商品智慧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商。作為傳統行業供應鏈轉型升級的推動者,道合供應鏈應用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普遍性難題,開啟智慧供應鏈服務新時代。2019年1月,道合供應鏈獲評“2019供應鏈金融生態合作伙伴”;2019年6月,企業榮獲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頒發的“2018年全國金融倉儲十強企業”稱號。
“志同道合,同心同贏”,按照“以供應鏈思維、做產業鏈整合、構建道合生態圈”的實施路徑,道合供應鏈為產業鏈用戶提供全流程一站式精準金融服務,并成為業界可實現規?;瘧?,可復制推廣的創新模式,為傳統行業供應鏈轉型升級,提供了創新的典范與模本。
打造供應鏈金融平臺
實現多方共贏
走進道合供應鏈的智能倉庫,橡膠等大宗商品鱗次櫛比,叉車在倉庫中穿梭,每一筆貨物全部需要取得授權才能進出倉庫,否則系統會自動報警提示,而在不遠處辦公樓中的中樞室,在庫貨物的狀態實時更新,通過物聯網與區塊鏈技術進行數據采集并記錄,實現存儲貨物的電子化。同時,無論在任何地方,打開手機APP端,就能夠隨時查看貨物在庫情況與后臺的數據。整個鏈條環環相扣,處處彰顯了智慧物流的“神奇”。
這個由青島道合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自主開發的智能化物聯網倉儲管理平臺,在傳統倉儲管理系統的基礎上,結合應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手段,實現了倉儲管理過程可視化、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大幅降低了人工操作和人為風險;智能倉庫系統可廣泛應用于企業的倉儲管理,交易所及交易市場的交割物品管控,并為銀行和金融機構的供應鏈融資及動產質押業務提供了動產管控有效手段。
2018年6月,道合供應鏈與建設銀行青島市分行簽署“物聯網+區塊鏈”戰略合作協議,開啟了區塊鏈倉儲物流金融業務合作新模式。
“整個項目是應用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來控制融資風險,舉例來說,假設企業進口橡膠,用貨物質押貸款后放置在倉庫中,銀行需要定期派人進行實地查看與監管。即便如此,也可能存在企業用一批貨進行重復融資的現象,也就是所謂的‘一女多嫁’,引發信用風險。”中國建設銀行保稅港區支行公司部負責人李培元為記者介紹。
記者了解到,由于傳統供應鏈大宗商品流通數據是通過人工計數、手工錄入等“原始”方式存留,存在數據不真實、單據真偽難辨、倉庫控貨沒有保障等弊端,不能順利打通融資通道,還存在著貨物存放倉庫丟失風險、重復融資風險以及人為道德風險等。而區塊鏈倉儲物流金融業務實現全流程線上商品融資,不僅降低了金融風險,并且可以有效實現盤活動產、拓寬融資渠道,以金融科技賦能實體經濟。
“對于應用貨押做融資的客戶,只需要將貨物放置在智能化物聯網倉儲管理平臺,提供合同等相關材料,就可以申請融資,對于誠信的企業來說,融資的成本更低,效率也更高。”李元培介紹,以往,企業從提交紙質材料到融資成功,大約需要4~5天時間,而應用物流金融平臺之后,在網上提交相關材料通過審核后,最快可在幾個小時之內獲得融資。
“道合與建設銀行所做的供應鏈金融的創新,開啟了未來貨權轉現貨質押的模式,在青島地區我們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青島道合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孫匯豐介紹,供應鏈金融的創新模式讓銀行敢貸、愿貸、能貸,解決了部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讓社會的信用風險降低,達到多方共贏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智慧供應鏈金融新時代。
可復制的“道合模式”
構建供應鏈生態圈
前不久,深圳出臺了供應鏈金融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學深圳、趕深圳的進程中,青島也立足自身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除了在產業鏈上起到核心樞紐作用的龍頭企業,圍繞著供應鏈金融開展服務的專業第三方機構,也是構建供應鏈生態圈的源頭活水。
目前,道合供應鏈在行業內首次提出“物聯網+互聯網”的智慧供應鏈發展模式,運用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將公司的“智能倉庫管理系統”、“基于物聯網的新型監管模式”不斷升級,與多家銀行合作探索,借助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的融合應用,通過高效便捷的金融科技產品,助力實體企業實現新舊動能平穩轉換,推動大宗商品供應鏈持續優化完善。該模式得到國家海關總署、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等國家政府機構,中山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高等院校,建設銀行、日照銀行等銀行機構的一致贊同。
孫匯豐為記者介紹,從傳統的物流倉儲企業,到物流、貿易同時發展的綜合性企業,再到可以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倉儲一體化服務的供應鏈企業,道合供應鏈的探索與創新既是步步為營,又是水到渠成。
“道合打造金融供應鏈的初衷是用創新性的解決方案來醫治銀行和非銀機構‘創傷后遺癥’。”孫匯豐介紹,由于近年來頻頻出現重復質押、虛假質押、質押權無效和貸款違約情況,給作為資金方的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銀行明知道中國巨大的供應鏈金融市場是浩瀚的藍海,就是如同“創傷后遺癥”一樣不敢靠近,金融供應鏈的打造就是讓金融機構重塑信心,賦能實體經濟。
當前,道合供應鏈針對業態存在的痛點,經過追根溯源、深入探討倉儲業未來健康發展的對策,采用道合創新模式和思維,將引導行業逐漸走上成熟和可持續發展的快速路。利用物聯網底層技術+區塊鏈數據交互,實現實物資產數字化,生成并流轉錨定實物的數字資產。授權共享樞紐,定制系統接口,流轉過程加密,支撐區塊鏈數據交互,讓政府部門、交易市場、倉儲物流、監管機構、金融機構、貨主各方根據授權掌握貨物在庫、在途的真實信息。
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的搭建讓道合成為傳統行業供應鏈轉型升級推動者。同時,道合一直以來非常重視科技研發的投入,公司通過了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認證,現有和正在申請的知識產權與專利12項。2018年,企業的“大宗商品智慧供鏈項目”被評為“2018青島智慧城市百佳優秀解決方案” 。
“道合致力于構建業界領先的智慧供應鏈金融倉儲服務平臺,打造最有價值的產銀融合生態圈,開啟全新的智慧供應鏈服務新時代。”孫匯豐介紹,通過智慧平臺聚合供應鏈服務和金融服務,實現生態圈合作共贏。同時,“大宗商品智慧供應鏈平臺”采用標準化實施,可實現規?;瘧?,具有顯著的示范意義和推廣價值。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