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兒園招生政策保持穩定,持續擴大學位供給
2019年,全市幼兒園招生政策繼續保持穩定,各區市在規定時間統一開展幼兒園招生,統一發布各幼兒園招生信息,有條件的區市采取網上報名。各幼兒園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原則上采取隨機派位方式錄取。各區市在充分考慮當地入園需求、幼兒園總量布局等因素基礎上,積極擴大就近入園試點范圍,封閉小區內的幼兒園優先滿足符合條件的小區內適齡幼兒入園需求。部隊、企業、高校、集體辦園,除招收本單位工作人員的子女外,積極創造條件向社會開放,招收附近居民子女入園。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實施以來,不斷加快幼兒園建設,重點建設城鎮幼兒園,2017-2018年,全市已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60所,今年將有68所幼兒園新開園,積極應對二孩政策和城鎮化進程帶來的入園需求的增加。
2.堅持免試就近入學政策,義務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質量
小學、初中起始年級按照不超過標準班額(小學45人,中學50人)招生,嚴格控制存在大班額學校的招生計劃。義務教育學校按課程標準嚴格執行零起點教學要求,小學一年級設置過渡性活動課程,注重做好幼小銜接。從2020年開始,取消義務教育階段所有普通學校特長生和特長班招生。采取名校辦分校、集團化辦學、委托管理、強校帶弱校等方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讓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
3.完善普通高中志愿填報和錄取辦法,學生填報志愿有了更多的選擇
2019年,市內三區和嶗山區(以下簡稱“市內四區”)普通高中志愿分為三個批次。包括“自招批”“特長批”“普通批”。“自招批”可以填報一個志愿,“特長批”可以填報一個志愿。“普通批”可以填報三個志愿,其中第一志愿與第二志愿為平行志愿。“普通批”還可以填報兩個調劑志愿。與2018年相比,2019年增加了2個批次(“自招批”和“特長批”)。志愿數量增加后,學生填報志愿有了更多的選擇。以特長生為例,以往,考生必須在“普通批”第一志愿填報特長生。2019年,考生可以在特長批填報特長生志愿,在“普通批”第一志愿填報其他學校。同時,招生錄取批次更加合理,有利于提高錄取效率和精度。
符合一定條件的嶗山區初中學校畢業生,可以報考青島六十七中或青島六十八中嶗山班。
4.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學生上好學校的機會更多了
前期,市教育局印發了《關于公布青島一中等19所學校2019年普通高中和綜合高中自主招生實施方案的通知》,自主招生學校由2018年的14所擴大到19所。19所學校共計劃自主招生1686人,比2018年增加626人。自主招生按照1:1.2比例確定獲得自主招生資格考生名單,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參與自主招生錄取。
每名考生只能報考一所自主招生學校,取得自主招生資格的考生需按要求填報志愿(允許考生放棄自主招生資格,不填報自主招生志愿),參加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每所自主招生學校劃設各自錄取分數線,但不得低于“局屬公辦普通高中學校普通班錄取資格線”。被自主招生批次錄取的學生,不再參加后續其他批次的錄取。被自主招生錄取的考生,不占用初中學校指標生名額。未被自招錄取考生,可以繼續參加后續的特長批、普通批錄取,有資格競爭指標生。
5.合理確定普通高中招生比例,給學生提供最合適的教育
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再次提出:“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今年,市教育局根據國家和省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對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計劃進行適當的調整,全市普通高中計劃招生48900人(不含“3+4”本科和普職融通招生690人),比2018年增加11200人。全市普通高中錄取比例60%,比2018年提高8%。其中,市內四區普通高中計劃招生11200人,比2018年增加1490人。市內四區普通高中錄取比例為65%,比2018年提高3%。2019年,除中外合作辦學班、藝術類班級、新疆班、特殊教育學校外,各普通高中學校普通班和其他特色班原則上按照50人/班招生。
2019年,設高中的區市全部開辦綜合高中,全市綜合高中計劃招收1468人,占全市普通高中招生總數的3%,占全市高中階段招生總數的1.8%。其中,局屬3所綜合高中共招收500人,占市內四區普通高中招生總數的4.5%,占市內四區高中階段招生總數的3%。全市綜合高中招生人數比2018年增加1148人,占2019年普通高中學位凈增總數(11200)的10%。
2019年,繼續嚴格實行按照行政區域招生制度,局屬公辦普通高中學校主要面向市內四區招生,其他區市公辦普通高中學校面向當地招生。公辦普通高中實行屬地化招生,主要考慮以下因素:一是行政管理體制。除市內四區外,其他區市普通高中規劃、建設、師資配備、經費保障等均以當地政府為主,所建普通高中學校主要是滿足當地市民入學需求。2019年,外遷的五所局屬普通高中學校在滿足市內四區學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需要的基礎上,繼續面向駐地招收一定數量的學生,與駐地區市其他普通高中學校同步統籌招生。二是義務教育發展均衡程度。目前,各區市間義務教育發展仍然存在差異,如果全市普通高中統一劃線招生,義務教育薄弱地區學生考入普通高中的機會將減少,將造成教育不公平。今后,市教育局將用好指標生政策,保障義務教育薄弱地區學生平等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權利。
2019年,全市民辦高中可以在全市范圍內招生,學生可以跨區市選擇民辦學校。
6.實行等級組合評價,初二學生地理和生物學習負擔明顯減輕
2017級(初二)考生地理和生物作為第二組合(不區分學科)考試成績以等級(分ABCD四個等級)形式呈現,等級劃分標準為:以普通高中招生區域為單位,根據參加考試學生人數,成績從高到低A等15%、B等30%、C等30%、D等25%。D等級考生,2020年可以申請補考,最高記為C等級。
將地理和生物兩科捆綁作為一個組合,按照兩科總分劃分等級,不再給單個學科劃分等級了。呈現給學生的,只有1個等級。例如:小明同學,第二組合:A等級。實行學科組合等級評價,充分尊重學生稟賦差異,學生的優勢學科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發揮。例如:學生地理成績不理想,可以通過生物成績彌補;生物成績不理想,可以通過地理成績彌補。實行等級制評價,學生不需要追求滿分,第二組合達到C等級就可以報考所有普通高中學校,包括自主招生、統招生、指標生等,大大減輕學生心理負擔和學業負擔。(記者 王墨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