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在社區照護中心看電視
青島財經日報訊(記者 姜喆)記者從市統計局獲悉,我市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步入老齡社會后,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逐年增加,老齡人口比重進一步提高,目前總量近190萬。2016年1%人口抽樣調查資料顯示,全市老年人口規模持續擴大,增速明顯高于全市人口平均水平,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重。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積極施策,對標“老有頤養”,精準發力,確保老齡事業健康發展,并不斷轉型升級,提升了青島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全面建成較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和宜居幸福創新型國際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礎。
老年人口增速高于全市人口平均增速
2016年末,我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189.64萬人,比上年增長6.19%,增速明顯高于全市人口平均增速(1.18%),占全市總人口的比重為20.60%,首次超過兩成,較上年提升0.97個百分點,老齡化水平高于全國(16.70%)3.9個百分點,低于全?。?0.72%)0.12個百分點。老年人口中,65歲及以上人口121.44萬人,增長10.69%,增速更快,占總人口比重為13.19%,提升1.13個百分點。
2016年,我市建設成30處融合式社區小型養老機構
從區域看,四市老齡化程度整體較高,各市間差異較小,六區差異較大。2016年末,各區市60歲及以上人口占其總人口的比重最高的為市南24.64%,主要原因為區域優勢明顯,適宜老人居住,房價普遍較高,限制了本市和外來人口在市南定居,導致老齡化程度較高。
李滄老齡化水平為16.17%,全市最低,主要原因是位于市郊結合部,吸納了較多的本市轉移人口和外來人口,而流動人口多為年輕人員,拉低了其老齡化水平。其他四區老齡化水平依次為市北22.11%、黃島18.52%、城陽18.36%、嶗山18.08%。四市間老齡化水平差異較小,高低相差1.92個百分點,萊西最高22.15%,即墨最低20.23%。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生活觀念的不斷轉變,老人與子女大多分開居住。數據顯示,2016年末,全市60歲以上單身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總數的比重為32.56%,單身且單獨居住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總數的比重為11.80%。60歲以上的老年夫婦單獨居住的占老年人口總數的比重為37.21%。可見,全市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中,近三分之一為單身老人,在單身老人群體中,又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老人為單獨居住生活,這部分老人需要社會和家庭給予更多的關懷與慰藉。
全市養老服務設施日臻完善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積極施策,對標“老有頤養”,精準發力,確保老齡事業健康發展,并不斷轉型升級,2016年,我市不斷加大養老服務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力度,全面落實高齡津貼、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交通出行優惠和城鎮“三無”對象生活保障等制度,切實為老年人辦實事、多辦事,不斷提高為老服務領域和水平。建立80歲以上低保老人高齡津貼制度,對80—89周歲、90—99周歲低保老人每月分別發放120元、220元,為所有百歲老人每月發放300元。為本市戶籍60歲以上“三無”、低保老年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對半失能、失能老年人每月服務時間分別不少于45小時、60小時。
全面啟動60歲以上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項目,政府出資為全市160余萬60周歲以上戶籍老年人每人每年購買20元的意外傷害保險。免費為全市近2000名低保無牙頜老年人安裝義齒,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2016年,發放體檢補助金4287萬元,惠及80周歲以上老年人27.5萬。
養老服務設施日臻完善。我市積極投入資金建設養老機構,并創新性建設融合式社區小型養老機構,探索養老新模式。全市已建成各類養老機構232家,2016年新增養老床位4500張,累計擁有床位6.2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7張。建成的30處融合式社區小型養老機構操作靈活、易于管理、功能多元,可滿足1000多名老年人就近入住養老機構的需求,至少為1200多名社區居家老年人提供便捷、多元的生活照料。大力興辦老年活動場所,全市累計建成城鄉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322個,其中農村幸福院601個。2016年,新增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78個,新增農村幸福院49個。這些養老機構根據不同層次老年人的需求情況提供個性化服務,讓老年人在健身、娛樂、讀書、醫務診治等各方面得到實惠,切實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醫養結合打造“青島模式”
近年來,我市養老服務轉型升級成效彰顯。醫養結合打造“青島模式”。2016年,我市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城市,在全國率先實現了醫、養、康、護的有效銜接,形成了“醫中有養、養中有醫、醫聯結合、養醫簽約、兩院一體、居家巡診”六種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已有167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居家巡診服務,62家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先后3次在國家衛計委、聯合國人口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舉辦的國家、國際會議做主旨發言,打造出聞名全國的醫養結合“青島模式”。
老年人社保待遇再提高。我市連續第12年為全市享受待遇的退休(職)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僅2016年就人均增加基本養老金189元。自2016年7月起,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由每人每月130元調整為150元,在省內位列第一。在全國率先建立補充醫療保險制度,推行長期醫療護理保險標準化管理,將重度失智老人納入護理保障范圍,重大疾病、罕見病患者的特藥特材數量由29種增至35種,緩解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難題,廣大老年人直接受益。
系統籌劃提升養老水平。在相繼出臺《青島市促進醫養結合服務發展若干政策》、《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的基礎上,2017年1月,市政府又制定下發《青島市優待老年人規定》,對高齡津貼、養老機構建設、醫療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健康體檢、交通出行、門票優惠、學習健身、法律援助等優待老年人具體內容和保障措施作出了系統性籌劃和安排,在構建“老有頤養”城市的重大戰略部署中發揮重要作用。
請輸入驗證碼